【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推動基層醫療健康,政府及後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現時約六成急症室求診人次屬非緊急和次緊急,是「不健康的發展」,督導委員會已分4個小組工作,促進基層醫療發展,包括以葵青作試點,兩年內設立康健中心,作地區網絡,為到訪市民評估,按其情况轉介至接受不同服務,並盼日後18區均設康健中心。有議員擔心中心「遠水不能救近火」,浪費公帑(見另稿)。
葵青將作試點 先評估後轉介
食衛局長陳肇始表示,現有不同機構或團體從事預防性基層醫療工作,但不系統化,督導委員會擔當統籌角色,包括負責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提升本港整體健康水平,減少市民「非必要地使用急症室」。她指康健中心會是實體中心,但不會如普通科門診般診症,而是如一個地區網絡,會為到訪市民做評估,了解其健康狀况後,再按需要轉介,如接受門診或醫院服務,或作出健康干擾如協助戒煙、情緒輔導等,減少市民動輒到急症室。
跟進免再入院 從上游減醫院壓力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