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增患胃癌風險

分享此內容:

腸胃肝臟科,養和醫院,幽門螺旋桿菌,胃癌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常見寄生在胃黏膜的細菌,有機會導致消化不良、胃炎或腸化、腸胃潰瘍等,嚴重更有可能增加病人患上胃癌的風險。(明報資料圖片)

經常聽到幽門螺旋桿菌,原來香港約有四成左右的人感染此菌,十分普遍。患有幽門螺旋桿菌的病人,除了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胃炎等腸胃毛病外,亦有較高機會患上胃癌,故此一旦感染宜及早求醫。

【Power Up 推介】益多康 – 檸檬橄欖多酚(濃縮液) – 100%無毒檸檬及橄欖無糖發酵,有助增強抵抗力,立即網上訂購。

經糞便及口水傳染 帶菌者未必有病徵

養和醫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醫生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常見寄生在胃黏膜的細菌,大部分帶菌者未必有病徵,有時患者是在接受胃鏡檢查時才發現。但這種細菌有機會導致消化不良、胃炎或腸化(即腸道長期發炎)、腸胃潰瘍等,嚴重更有可能增加病人患上胃癌的風險。

徐醫生指,幽門螺旋桿菌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患者的糞便及口水,故與患者共同生活的人士感染機會亦較高。

診斷:胃鏡、大便種菌、吹氣測試

若懷疑病人有幽門螺旋桿菌,徐醫生表示,有不同的方法作診斷,除了大便種菌檢查或胃鏡檢查,醫生亦可能會進行吹氣測試,首先會讓病人服藥丸或藥水,如胃內存有此菌,其尿酸酵素會與藥物產生化學作用,繼而從病人吹出的氣體便能檢測得到。醫生通常會因應個別病人情况,而決定採用哪一種檢查方法。

當確診病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醫生通常建議病人接受殺菌的抗生素療程,以及抑制胃酸特效藥。徐醫生解釋,通常兩星期的療程已能清除沒有抗藥性的幽門螺旋桿菌,之後病人需要再進行吹氣測試檢查是否仍存有細菌。若未能殺盡,醫生會再處方合適的藥物。

服用抗生素、抑制胃酸特效藥 必須完成療程

徐醫生提醒,由於幽門螺旋桿菌有機會導致胃癌,所以患者一定要完成整個療程,若患者發現體重下降及食慾不振,更要特別留心及盡快求醫檢查。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