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東出現基孔肯雅熱疫情,港人愛到訪吃喝的佛山順德重災,本港2日公布出現首宗疑由順德輸入的個案。暑假是外遊高峰期,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建議,市民外遊需加強防蚊措施,在受影響地區返港後14日內噴蚊怕水,以免在未有病徵但受感染下被蚊叮,造成本地傳播。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高級醫生(流行病學)黃凱基(4日)於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說,居於觀塘安達邨的12歲患者已退燒,醫院正密切監察其情况。他稱,受感染人士在確診基孔肯雅熱後要在無蚊環境下治療及接受觀察,當血液再無病毒就可出院。
防基孔肯雅熱潛伏期傳播 籲「疫區」返港噴蚊怕水2星期
黃凱基表示,由於香港與內地交往頻繁,相信再有輸入個案的風險高,他稱政府跨部門已積極防蚊滅蚊,當發現個案後會針對加強相關工作,包括到患者的住所及曾到過的地方滅蚊。他提醒市民要留意住所及周圍環境是否有積水,亦要使用蚊怕水,當從受基孔肯雅熱的境外地方回港後,14日內都要使用蚊怕水,避免本地蚊隻叮咬、感染病毒後再傳播。
黃凱基於港台《千禧年代》表示,基孔肯雅熱由蚊傳人,一般潛伏期為3至8天,最長潛伏可達12天,被叮咬後會有發燒、關節痛、出疹等病徵,暫時仍未有準確可信的快速檢測途徑,若市民曾到高風險地區後有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可抽取血液樣本送往衛生防護中心作檢測。
12歲患者已退燒 正在無蚊環境下治療
黃凱基表示,大部分患者情况輕微,基本上一周內病徵會明顯改善,惟免疫力較弱、長者及幼童出現嚴重情况的機會相對較大,甚至有患者的關節痛持續數月。他提到目前與內地有機制互相通報案例,當局亦已在口岸加強資訊發放,當發現懷疑個案會作轉介。至於疫苗方面,黃稱現時的疫苗較新,無任何國家廣泛使用,僅小規模地應用在高危人士身上,衛生防護中心會留意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報告及數據分析。
黃凱基說,居於觀塘安達邨的12歲患者已退燒,醫院正密切監察其情况。他稱,受感染人士在確診基孔肯雅熱後要在無蚊環境下治療及接受觀察,當血液再無病毒就可出院。
相關閲讀:佛山爆基孔肯雅熱 世衛發警告免大規模爆發 袁國勇:可致嚴重關節炎、心臟病
患者住處安達 所屬分區蚊患二級
該宗輸入個案患者居於觀塘安達邨,同住父母暫無病徵。根據食環署7月各監察地區的階段性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安達邨所在監察地區的觀塘藍田及秀茂坪,分區誘蚊器指數達19.7%,屬第二級水平,顯示白紋伊蚊分佈頗廣泛。
安達邨居民蔡女士昨稱,不少人暑假會返內地旅遊,相信頻密往返增加傳染機率。因應內地部分地區疫情嚴重,她特意買漂白水清潔住所,外出時會多噴蚊怕水。另一邨民林女士偶爾會返內地,因應首宗輸入個案,將注重衛生及加強清理住所積水。
歐家榮表示,患者由順德經福田口岸返港,曾於觀塘求診,已通知食環署到有關地點及其到過的醫院監測蚊媒及加強滅蚊。至於帶病毒的蚊會否經貨物帶入香港,歐稱港口衛生處與食環署在各口岸有定期滅蚊、防蚊,近期亦已加強巡查,確保口岸不會出現蚊患。
相關閲讀:登革熱二次感染變重症?憂DEET驅蚊劑影響兒童健康?醫生教3種驅蚊之選
順德逾6000宗籲裝紗窗 佛山地鐵:乘客可攜5瓶花露水、驅蚊噴霧等
此外,綜合內地及香港政府資訊,上月26日佛山錄得2882宗,5天後急增至逾6900宗,其中近九成共5972宗於順德區錄得。佛山2日通報,全市8月1日新增333宗確診病例,分佈在5個區,其中順德區258宗最多。順德疾控中心前日發出倡議書,呼籲全區家居門窗安裝紗門、紗窗。有村委更以獎勵金鼓勵除積水及出動無人機巡積水。
佛山已於7月29日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響應。7月31日起,佛山全市啟動為期一周的滅蚊攻堅行動,要求家家戶戶點蚊香、掛蚊帳、裝紗窗、清積水、清垃圾,人人出門塗驅蚊液。同時全市各村、社區人員組成滅蚊隊一早一晚(上午7至10時和下午4至7時)滅蚊。禪城區南莊村澳湧村小組通知,村民清理家中積水乾淨者,每屋補助50元人民幣,村委安排專人不間斷入戶檢查,並出動無人機巡查、廣播。
不過,有三水區居民投訴居委會在家中無人下搞爛鎖芯(之後代換新鎖)破門查積水,居委會告知是警察要求破門,警方則要求他配合居委會。
為保障居民驅蚊,佛山地鐵宣布,乘搭地鐵可最多攜帶5瓶花露水、驅蚊噴霧等(噴霧類)防蚊物品,每瓶不能超過700毫升,電熱蚊香液、蚊香片等(非噴霧類)物品沒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