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虎年啦!各位準爸媽想趕及2022年生虎寶寶,按40周孕期計算,最遲要在今年3月懷孕;至於打算2023年生兔BB的話,就最遲需於2023年3月懷孕。未雨綢繆總好過「臨急抱佛腳」,準備生育的爸媽,在備孕之初就要做好萬全準備,譬如準確計算排卵期增加懷孕機會、改變飲食習慣養成「易孕體質」等,若為高齡婦女,又有什麼要注意呢?新一年,為迎接小生命做好準備吧!
備孕你要知:如何準確計算排卵期?排卵期當天及前5天受孕率最高?
【懷孕準備】懷孕很難?計劃生育須知 準確計算和把握排卵期可增懷孕機會
生理周期、排卵期有多重要?怎樣知道自己的排卵期?以28天的周期來說,排卵期即是由經期第一天起計的第14日,假設5月1日是第一天經期,排卵期就是5月14日,一般排卵前5天及排卵的一天都有機會受孕……
【懷孕準備】中醫着重「調周」排健康卵子 針藥齊下 補腎填精助孕(醫食因緣)
無論是自然懷孕或是輔助生育者,中醫着重「調周」才能助孕,因為有良好月經周期,子宮內膜土壤肥沃,排出健康卵子,受精後牢固着牀,胎兒才能健康成長……
基因檢測助篩選異常染色體 減遺傳病風險
【懷孕準備】遺傳病?高齡生育?慣性流產? 基因檢測有助篩選異常染色體 減遺傳病風險 增受孕機率
若家族中有遺傳病史、有慣性流產或高齡產婦,又想懷孕的話,可進行基因檢測了解自己的情况,找出隱性基因遺傳病。如有需要,可考慮透過IVF療程,配合胚胎植入前基因檢測技術,檢查有沒有合適的胚胎可供移植,孕育下一代。
【懷孕準備】 慢性病、高齡、併發症影響生兒育女? 10個懷孕風險你要知
除了先天遺傳基因,還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懷孕及增加懷孕風險,例如本身患有慢性病,常見的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或屬高齡等,預備懷孕的女士們必須注意。
改變飲食習慣 養成「易孕體質」
【懷孕準備】 7大助孕飲食法則 提升懷孕成功率 附營養師提供準媽媽飲食禁忌
體重過重或過輕都會影響懷孕的機會率?準備進行體外受孕(IVF)的夫婦,更應從均衡飲食中攝取充足的營養素,有助改善精子及卵子的質量。至於坊間流傳許多助孕食物,究竟哪些是真的有用呢?準媽媽和爸爸要備孕,適宜多攝取哪些營養素呢?
養「精」蓄銳求子 食鋅補硒不如戒煙酒
女士懷孕前會積極調理身體,補鈣補葉酸。男士呢?男性也需要做孕前準備嗎?想為另一半懷孕出一分力,男士們也要養「精」蓄銳。坊間有專為男性備孕而設的補充劑,標榜「有助維持精子健康」、「帶來優秀的下一代」……
專題系列文章
-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 【平安藥包】外出旅行必備 藥劑師列舉藥物清單:止痛退燒、腸胃不適、止暈、急救包……
- 「鎂」助眠神器?塗抹皮膚放鬆肌肉一秒入睡?拆解「鎂」功能及食物攝取
- 眼痛警號不容忽視或眼睛發炎?急性青光眼?低頭族必做護眼「20-20-20法則」
- 長者無故頻跌倒 沒先兆跌後「全無感覺」 小心或潛藏腦出血…
- 紓緩鼻敏感 抗組織胺效用副作用、噴鼻劑、洗鼻3步驟知多啲
- 諾如病毒康復者糞便帶病毒可達2周?營養師:腸胃炎期間7個飲食注意
- 爆肺興肺纖維化有關?氣喘咳嗽胸口不適病徵難辨?
- 質子治療精準應對兒童癌症 減少長遠後遺症及對發育的影響
- 嵌甲/倒甲、捲甲、灰甲有分別?足病診療師:小心剪腳甲選鞋6個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