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很多人將抗癌比喻為一場戰役,士氣、心理狀態在抗癌路上同樣舉足輕重。要在戰事中一鼓作氣,殊不容易;要在漫漫抗癌戰役上時刻保持心理健康更為困難。癌症患者保持心境開朗於治療大有裨益,但必先能夠好好處理因病情或治療帶來的問題,包括疼痛、疲勞、無記性、胃口差等。在抗癌路上,陪伴癌症病人的照顧者亦擔當重要角色;美國數據顯示,癌患照顧者每周為照顧病人用上32.9小時,照顧工作較其他病症患者更繁重。朝夕相對,照顧者身體和心理健康影響着癌患及其治療。
調查:癌症照顧者逾半感身心疲累 六成感抑鬱
癌患照顧者一般都面對情緒、經濟、社交、時間平衡等壓力,而新冠疫情持續3年,對他們更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香港防癌會在9月底至10月底做了「抗疫千日:癌患照顧者問卷調查」,發現逾半照顧者經常感到身心疲累,有38%受訪者覺得失去人生;更讓人關注的是,約六成受訪者當上照顧者後感到抑鬱,近一成人想過甚至試過自殺,實在不得不防。
相關閲讀:【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中年女性佔多 疫下常憂慮防疫措施做不足
調查發現,照顧者多數為中年女性,照顧的大概是雙親或丈夫,她們既要兼顧工作,更要照顧家庭。新冠疫情持續,迫使覆診或治療改期;照顧者時刻憂慮防疫措拖不夠好,又或在入院治療期間自己或病者受感染等,令照顧者的焦慮指數在第五波疫情上升34%,雖然隨疫情緩和有所下降,但指數仍較疫前高17%。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