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去年驗出近千宗染抗藥惡菌「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CPE)個案,按年倍升,達8年新高,逾九成人無病徵,估計社區有隱形帶菌者,局方擔心感染上升,需用更多強效抗生素,CPE或變無藥可醫。微生物專家何栢良稱,每年都遇到數宗無藥醫的CPE,更有部分換器官、化療病人身亡,認為控制惡菌關鍵是改善醫院擠迫等。醫管局去年引入新快速測試,將原需時三四日的檢測減至少於一小時,加快隔離感染者,免院內傳播。
▲醫管局去年驗出972宗「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CPE)個案,按年升一倍。圖為實驗室培養的NDM和OXA菌落,是其中兩種CPE。(醫管局提供)
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CPE)能對抗最少6種強效抗生素。醫管局為疑帶抗藥惡菌的入院病人篩查,2018年化驗的腸道桿菌中,0.07%是CPE,高於2017年的0.04%,比率為最少5年新高。驗出的CPE個案由2011年19宗,升至2017年473宗,至2018年再倍增至972宗(見圖)。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