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搓手液、消毒酒精已成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生活的隨身物品。科技大學化學系理學教育助理教授陳鈞傑提醒,酒精使用後要注意封好瓶蓋,避免接觸空氣減少揮發。
搓手液、消毒酒精選購存放3貼士:
1. 酒精濃度至少70%較穩陣
酒精噴霧及酒精搓手液的酒精濃度應介乎60%至80%,才能有效殺菌。陳鈞傑建議,購買搓手液或消毒酒精時,宜選酒精濃度至少達70%的較穩陣,因稀䆁及生產過中有±5%的酒精濃度誤差,使用時酒精亦有機會揮發。
2. 大樽轉小樽避免常打開
容器內的空位愈多,酒精在瓶內能夠接觸空氣揮發的空間比例會愈大。陳鈞傑建議如購買大支裝(1公升)的搓手液或消毒酒精,可倒入小容器內,方便出外時攜帶使用,亦避免經常要打開大支裝酒精。如瓶內酒精或搓手液僅餘五分之一或以下,建議盡快使用,或將之轉存至小瓶內,減少酒精接觸空氣揮發的機會。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3. 勿放高溫易燃物附近
無論大支裝或小支裝的搓手液或消毒酒精,都要注意瓶蓋要保持密封,避免存放在陽光直射、高溫或易燃物品附近。若發現酒精瓶已打開至少4至5日,或聞到酒精氣味太淡,應及早停用。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短片:使用酒精搓手液潔手】
專題系列文章
- 長者吞嚥困難 即食軟餐減營養不良風險 助照顧者減壓
- 八成強直性脊椎炎患者 30歲前首現病徵 水療助改善
- 秋季養生:少吹着冷氣火鍋、吃西瓜 保陽氣護脾胃 附滋陰潤燥食療
- 【走路姿勢】5個步姿問題 隨時引發膝痛腰痠、肩頸不適 正確走路4個注意
- 炎夏運動小心引發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熱中暑 全程補水有策略
- 夏天真菌作怪 常見3種皮膚病:皮膚癬、汗斑、褶疹 抗生素治療無效
- 瘋搶爆紅公仔失控或成病態?了解購物分泌多巴胺可令人快樂減壓
- 中暑體溫高身體如焗爐 細胞變質高危 及時降溫、補充電解質 防體溫飈升
- 脊柱側彎高低肩?身體兩側不對稱? 自我篩查及早求診
- 椎間盤突出常見腰頸椎 局部劇痛嚴重走路也困難 水中物理治療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