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反覆,過去一年不少人都要留家抗疫,長者的社交活動減少了,部分上班族要在家工作,學童要留在家中網上學習……外出及戶外運動的時間自然大減。養和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吳妙枝指出,疫情影響下,不論老中幼都要增加運動量。如何從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增加運動量呢?做運動時又有什麼要注意呢?進行哪些簡易運動都可以強肌肉、心肺功能呢?
疫情下宜增加運動量 長者注意平衡訓練
吳妙枝引述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反而應增加運動量,以加強免疫力。她以長者為例,一般建議的運動量為每星期5日,包括合共最少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而在疫情期間,因外出活動減少,運動量應增加至每星期5至7日,合共最少2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另外,每星期最少要有兩次負重訓練、平衡和協調練習。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疫下運動量 | 建議運動 | 日常活動 | |
長者 | 每星期5至7日,合共最少2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 急步行、坐低起身、跳舞、深蹲等 | 吸塵、負磅活動、買餸、提起水樽等 |
上班族 | 每星期5至7日,合共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和75分鐘高強度運動 | 瑜伽、跳舞、急步走等 | 以行樓梯代替乘搭升降機、洗地、清潔等 |
兒童 | 學前兒童3至4歲:
每天180分鐘運動 5至17歲:每天60分鐘或以上的中高強度運動 |
拔河、平衡木、捉迷藏、電子體感遊戲 |
4招簡易運動 強化肌肉力量、心肺功能
吳妙枝建議以下4個簡易運動,讓老中幼因應個人能力,隨時隨地無需額外器材都可以強化不同部位的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
1.) 靠牆深蹲:強化大腿肌肉力量
步驟1:背靠牆壁,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闊,膝蓋位置與腳尖對齊,避免膝蓋內彎。(如圖A)
步驟2:像坐椅子般慢慢坐下,下蹲至膝蓋彎曲成 90 度角,坐在下蹲位置時,保持腳尖和腳踭緊貼地面。(如圖B)
步驟3:大腿用力伸直站立,回到起初位置。(如圖A)
重複以上動作,每組做 10 至 15 次,每次3至4 組。
2.) 牆壁俯臥撐:強化手臂和軀幹的肌肉
步驟1:面向牆壁距離約兩至三步,將手掌按壓在牆壁上,兩手臂分開與肩同闊(如圖C)。開始時將身體傾前把身體重量轉到手掌上,只有腳尖緊貼地面,腳跟慢慢離開地面,將手肘彎曲至大約 90 度角。(如圖D)
步驟2:然後將手臂伸直回到原來位置,做出站立俯臥撐動作。(如圖C)
重複以上動作,每組做 10 至 15 次,每次3至4 組。
3.) 腳尖和腳跟行8 字圈:強化下肢肌肉、鍛煉平衡、協調能力
步驟1:先擺放兩張椅相距約1米,然後踮起腳尖,用腳尖沿着兩張椅子走八字圈 1 分鐘。(如圖E)
步驟2:然後轉腳跟行八字圈行1分鐘。
重複以上動作做5至6次。注意:長者如用腳尖走路時不穩,可扶着椅背先行練習,多做亦可視作低強度帶氧運動。
4.) 成人心肺循環訓練
原地踏步:輪流提高雙腿
原地跑步:踏步加速並擺動手臂
原地高抬腿跑步:跑起來時要盡量抬高膝蓋
站姿開合:用踏步方式進行開合跳動作
開合跳:直接進行開合跳
原地踏步:再次原地踏步
往前弓步蹲(左腳):單腳踏步往前並彎曲雙膝蓋蹲下,直至前腳的膝蓋節約呈90度。然後兩隻腳發力蹬回原位。
往前弓步蹲(右腳):換腳再做弓步蹲。
原地高抬腿跑步:再次原地跑步,並盡量抬高膝蓋
原地踏步:最後一個動作,逐漸緩和下來。
以上每個動作做 20 到 30 秒,休息 10 秒,再重複進行。
戶外運動宜佩戴外科口罩
部分人進行戶外運動如跑步時不佩戴口罩,亦有人隨便以布頸套蓋住口鼻充當口罩使用,是否安全呢?吳妙枝建議疫情期間在戶外做運動時,仍需佩戴外科口罩,但要注意配戴口罩做運動時會令運動能力下降,因此應循序漸進,讓身體慢慢適應,避免戴口罩進行高強度運動。
「若因身體情况無法佩戴口罩做運動,應盡量跟身邊的人保持5至10米安全距離,有助減低飛沫傳播給他人或個人受感染的機會。」
她提醒,即使汗流浹背,雙手仍要保持清潔,切記減少觸摸眼耳口鼻,亦要避免在公共場所更換衣物,最好留待回家後才更換。「始終戶外運動風險較大,若要做高強度運動,建議留在家中進行。」
專題系列文章
- 長者吞嚥困難 即食軟餐減營養不良風險 助照顧者減壓
- 八成強直性脊椎炎患者 30歲前首現病徵 水療助改善
- 秋季養生:少吹着冷氣火鍋、吃西瓜 保陽氣護脾胃 附滋陰潤燥食療
- 【走路姿勢】5個步姿問題 隨時引發膝痛腰痠、肩頸不適 正確走路4個注意
- 炎夏運動小心引發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熱中暑 全程補水有策略
- 夏天真菌作怪 常見3種皮膚病:皮膚癬、汗斑、褶疹 抗生素治療無效
- 瘋搶爆紅公仔失控或成病態?了解購物分泌多巴胺可令人快樂減壓
- 中暑體溫高身體如焗爐 細胞變質高危 及時降溫、補充電解質 防體溫飈升
- 脊柱側彎高低肩?身體兩側不對稱? 自我篩查及早求診
- 椎間盤突出常見腰頸椎 局部劇痛嚴重走路也困難 水中物理治療有效嗎?
相關內容
分享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