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4名港大學者包括政府專家顧問、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和微生物學系臨牀副教授陳福和,昨日在網媒《灼見名家》發表題為〈新冠疫情勢將盡 香港復常心所往〉的文章,指第五波疫情從去年12月31日起計算,主要由Omicron BA.2.2病毒株引起,據衛生防護中心數據,截至本月14日,粗病死率為0.59%,惟6月起可稱為第六波疫情,並已轉由BA.2.2、BA.2.12.1及BA.4/5病毒株引起,如單計6月1日至本月12日數據,粗病死率已降至0.097%。又認為以現時新冠疫苗接種率及自然感染,估計本港逾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康復者、成人、幼童、青少年打第3、4針的7個問題(復必泰和科興疫苗)
港大學者估計逾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 第六波粗病死率有效繁殖率較低
本地新冠疫情近期有回落迹象,4名港大學者近日撰文,首次指出本港自6月起已踏入第六波疫情,認為以現時疫苗接種率及自然感染,估計逾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再出現年初般爆發機率很微,又指在疫苗及抗病毒藥物面世後,新冠殺傷力已減弱,並已成為風土病,建議社會應先讓完成接種者復常,逐步取消本地社交距離措施,並盡快落實第四階段疫苗通行證。文章又表示,本港「絕對有條件」實現「0+7」甚至更進取方案。醫衛局回應稱,政府會一如既往,繼續根據世界和本地的疫情發展和上述政策防控疫情,適時及適當地調整防疫抗疫措施。
新冠病毒成風土病
文章指出,與前幾波相比,現時疫情之粗病死率及有效繁殖率均較低,加上其季節性愈來愈明顯,病毒基本上與各地流行之季節性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接近,公眾應開始明白「新冠病毒感染已經在本港扎根,並已成為風土病之事實」,而未接種疫苗者即使再給時間亦不會有大改變,認為毋須再等待,社會應逐漸開始放寬及復常。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