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本港今日(10日)新增38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其中32宗為本地感染個案,另有6宗輸入個案。本港至今累計1403宗確診和一宗疑似個案。
新增本地個案中,有11宗與水泉澳邨明泉樓有關,涉及10個單位,但來自不同層數及坐向,疑與大廈的升降機等共用設施有關,衛生防護中心已取環境樣本化驗。
張竹君指出,明泉樓11名確診者當中,多人到過邨內商場、街市和食肆,衛生防護中心會派發深喉唾液樣本瓶予該些地方的員工,作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她又說,除明泉樓外,水泉澳邨其他樓宇未發現有住客確診。
其餘本地個案當中,現有9宗源頭不明,另有10宗與「彬記、新發、的士司機」群組有關;亦有2宗與港泰護老中心有限公司有關,分別是一名院友和一名昨日(9日)確診院友的兒子。
食肆規例收緊 限六成滿每枱8人 K場派對房一房8人 戲院禁飲食
涉及食肆的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食物及衛生局昨宣布明日起至本月24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餐飲處所內的顧客不可坐超過六成滿,不可多於8人同桌;派對房間及卡拉OK場所的每一房間人數由16收緊至8;健身中心內每一小組訓練或課堂由16人收緊至8人,小組間相距1.5米;電影院不准飲食。
陳肇始:不覺遲 袁國勇:應每枱6人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周二促政府盡快收緊食肆措施。陳肇始稱昨公布收緊措施「不覺得遲」,又說兩日前講過有本地個案是警號,並早說過新冠病毒不會遠離,在新常態下要「張弛有度」,針對不戴口罩的活動屬高風險,並將一直檢視。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在食肆除口罩進食的風險高,應盡量拉闊餐桌距離,限制每枱4至6人上限就「差不多」。
專題系列文章
- 胃癌先兆一定是胃痛?切胃後無得食?確診多屬晚期 手術治療、腹腔化療見成效
- 腎結石5毫米以上可致10級劇痛 電腦掃描助及早偵測了解3種手術治療
- 拆解抗生素5個迷思 感冒流感勿亂服 增抗藥性埋隱憂
- 糖尿病治療初期血糖忽高忽低?假性低血糖有原因 即時救急Tips
- 50歲後突暈倒恐心血管病警號 無症狀冠狀動脈心臟病隨時猝死
- 飛蚊症=視網膜脫落?留意「飛蚊」4個變化 或響警號即求醫保視力
- 鼻竇炎6症狀可同時出現 急性慢性治療有分別 洗鼻改善鼻塞
- 【前列腺增生】尿頻、夜尿、小便乏力 以為「屙慢少少」不理會 可招腎衰竭
- 【DSE放榜】競爭+壓力 專家:長期內捲vs.躺平可致失眠抑鬱 「45度人生」折衷方案?
- 高血脂症:肥胖不愛運動、嗜肉甜食 治療3招:健脾胃益氣除痰濕 須節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