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新冠疫情至今,已累計9074宗確診及1宗疑似個案。確診數字連續3日回落,昨新增25宗確診,是自去年11月12日以來最少,亦為逾一個半月以來、第四波疫情最少。馬鞍山頌安邨頌智樓累計兩個單位共兩人確診,層樓及坐向不同,患者不相識,當局向大廈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雖然疫情有緩和迹象,但仍有源頭不明個案,相信確診數字會有上落,呼籲市民繼續保持謹慎。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檢測|42座強制檢測大廈5.5萬人中16確診 新增3大廈須1月8日前檢測(附社區檢測中心地點及深喉唾液收集點)
張竹君:仍有源頭不明個案 包括司機、院友、家庭主婦、售貨員、外傭
新增25宗個案中,22宗屬本地個案,7宗屬源頭不明,包括九巴司機、中途宿舍院友,其餘源頭不明個案還包括家庭主婦、售貨員、鏟車司機、裝修工人及外傭等。至於將軍澳-藍田隧道地盤群組多3人確診,包括一名工友及兩名工友的朋友,累計32人確診。張竹君表示,雖然疫情有緩和迹象,但仍有源頭不明個案,相信確診數字會有上落,呼籲市民繼續保持謹慎。
新增頌安邨頌智樓強制檢測 兩確診戶層樓坐向不同
此外,馬鞍山頌安邨頌智樓累計兩個單位共兩人確診,層樓及坐向不同,患者不相識,當局向大廈發出強制檢測公告。任何人士在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1月6日,曾身處上述地方超過兩小時,必須於1月9日或之前接受檢測。
至於源頭不明個案中,其中一患者為58歲九巴男司機,九巴稱他曾駕駛32H(象山至荔枝角)、36M(梨木樹至葵芳站)、234A及234B線(兩線均為浪翠園至荃灣西站),1月4日起休假,此後沒駕駛職務。張竹君表示該患者1月3日病發,同日最後上班並駕駛32H線,傳染期內1月2日沒上班,1月1日則駕駛234A線。
源頭不明個案仍有 市民須保持謹慎
另一源頭不明個案出現在精神病康復者中途宿舍,確診者為香港心理衛生會艾齡樓38歲男院友。該宿舍位於黃大仙下(二)邨龍吉樓二樓及地下。張竹君稱,該男院友有工作,最近曾到西貢親戚家中裝修,該院舍的院友可自由出入,例如上班、逛街購物、吃飯,平日院友會在客廳共膳,前晚37名院友已撤離至薄扶林傷健營檢疫。
被問疫情是否受控,張竹君說疫情有緩和迹象,但昨仍有7宗源頭不明個案,不肯定是否所有社區個案在掌握之中,或有有病徵者無求醫,呼籲市民保持謹慎。她說現時確診數字反映政府上月加強社交距離措施後的情况,昨確診數字下跌,但只是一兩天的數字,相信會有上落。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丨港設83個深喉唾液樣本收集點(附新增收集點名單及社區檢測中心地點)
張:不肯定所有社區個案已掌握
對於政府計劃追蹤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張竹君說仍未有詳細追蹤方式,現時會建議密切接觸者的同住家人檢測。至於會否加快基因排序以了解個案有否變種病毒,她透露公共化驗所正做較快速的測試,以檢視輸入個案及本地個案有否變種病毒。
另外,屯門醫院一名核子醫學部放射師初步確診,其因不適,於周一到私家診所求醫並檢測,前晚呈初步陽性。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表示,該放射師主要負責放射醫學診斷,工作毋須到高風險區,有穿著合適防護裝備,上月31日最後上班,其家人早前初步確診。同部門一名科學主任因曾與其共膳而須檢疫。
近日強制檢測大廈名單(截至1月6日)包括:
截至1月6日,強制檢測涵蓋的大廈如下:
任何在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1月6日,曾身處以下地方超過兩小時的人(2021年1月9日或之前須接受檢測):
.馬鞍山頌安邨頌智樓
任何在2020年12月15日至28日,曾身處以下地方超過兩小時的人(2021年1月6至9日期間須接受第二次檢測)
.彩雲(二)邨豐澤樓
任何在2020年12月23日至2021年1月5日,曾身處以下地方超過兩小時的人(2021年1月8日或之前須接受檢測):
.紅磡明安街20號寶石戲院大廈A座
.深水埗保安道255號寶熙苑榮熙閣(B座)
.屯門青松觀路33號澤豐花園澤民樓(第3座)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 【流感疫苗】2025/26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 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遲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