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鰂魚涌惠利大廈今日新增3宗確診個案,為昨封區檢測發現的3宗初陽性個案,其中居於1704室的筲箕灣官立中學中六生及2104室的住客,均列為相關個案;餘下一人居於1811B室劏房,則列為源頭不明個案。至於兩宗初步陽性個案,涉及一個居於05室,該兩人疑在封區期間沒接受檢測,至封區行動翌日早上10時許才採樣。該05室與其中一個有人確診的04室共用鐵閘,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兩名初步陽性個案可能經環境污染而染疫。有測量師表示,1950至70年代香港有相當多大廈採類似東發與惠利的圍封式光井設計。建議住戶長期緊閉天井窗,甚至貼上膠貼,避免負氣壓抽入穢氣。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東區兩周20幢大廈現確診 舊樓圍封天井現煙囪效應 袁國勇籲開抽氣扇門勿緊閉 梁子超:食肆酒店存雙向風險
惠利大廈 04室全撤 料圍封光井垂直播毒 測量師籲天井窗長期緊閉貼上膠貼
鰂魚涌惠利大廈前晚被圍封強制檢測,昨揭發有垂直傳播,4個出現確診單位,3個是「04」坐向,所有「04」室住戶要檢疫;截至昨日,大廈累計7人染疫。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惠利大廈與上次爆疫的北角東發大廈,天井一樣是密封,相信病毒經最早病發中六男生所居的1404單位,透過煙囪效應傳到上層,呼籲住戶切勿開天井窗戶。
1950年代樓宇矮多圍封式光井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表示,本港1950至70年代的樓宇較矮,多採用圍封式光井,以往不覺這種設計有問題,沒考慮到病毒傳播。1970年代後起,樓宇較高,這類設計逐步減少。他建議住戶長期緊閉天井窗,甚至貼上膠貼,避免負氣壓抽入穢氣。
住戶廁所傳臭 U形隔氣管失效
袁國勇昨午與衛生防護中心及環保署代表到場視察,發現大廈約10年前曾維修外牆,更換了外牆喉管,不少喉管有改動。他們到出現確診的1404、1704、2104單位視察,亦發現範圍內的喉管曾改動。此外,大廈03、04單位共用同一密封天井,天井內有許多垃圾,傳出臭味。
袁國勇表示,相信大廈疫情源於1404單位,該單位有4名病人,他們放出的病毒很可能透過抽氣扇沿天井傳上去。他說可能有上層單位打開了天井窗戶,或開抽氣扇時沒密封廁所或廚房的窗,以致外面空氣被抽入屋,令住戶感染。另一傳播可能則與喉管有關,袁國勇表示有住戶稱在廚房洗菜,其後經過廁所時聞到臭味,「這直接證明到U形隔氣管作用失去了」。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本港確診最多首5區:油尖旺、九龍城、元朗、深水埗、葵青 梁子超:多區疫情現反彈 曉峰樓13室3樣本呈陽性:抽氣扇、地台去水位、廁所排糞渠表面
袁國勇籲勿開天井窗
袁呼籲住戶千萬不要開天井的窗,煮食或如廁時,他建議應開抽氣扇,同時要打開非對着天井的窗,令空氣時常向天井方向流動。他亦呼籲市民配合政府的強制檢測令,因過去經驗,有一至三成住戶沒應門,當局無法知道他們是否隱形傳播鏈的源頭。
兩八旬長者稱檢疫營過年可惜
有年屆八旬、居於04室的公公婆婆表示,昨早接到電話通知,稱政府稍後會派人載他們走,兩人大感震驚,以為自己確診,後來知道檢測結果陰性,並得悉政府安排撤離,才稍安心。但兩老對於要在檢疫中心過年感可惜。
專題系列文章
-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 【平安藥包】外出旅行必備 藥劑師列舉藥物清單:止痛退燒、腸胃不適、止暈、急救包……
- 「鎂」助眠神器?塗抹皮膚放鬆肌肉一秒入睡?拆解「鎂」功能及食物攝取
- 眼痛警號不容忽視或眼睛發炎?急性青光眼?低頭族必做護眼「20-20-20法則」
- 長者無故頻跌倒 沒先兆跌後「全無感覺」 小心或潛藏腦出血…
- 紓緩鼻敏感 抗組織胺效用副作用、噴鼻劑、洗鼻3步驟知多啲
- 諾如病毒康復者糞便帶病毒可達2周?營養師:腸胃炎期間7個飲食注意
- 爆肺興肺纖維化有關?氣喘咳嗽胸口不適病徵難辨?
- 質子治療精準應對兒童癌症 減少長遠後遺症及對發育的影響
- 嵌甲/倒甲、捲甲、灰甲有分別?足病診療師:小心剪腳甲選鞋6個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