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鰂魚涌惠利大廈今日新增3宗確診個案,為昨封區檢測發現的3宗初陽性個案,其中居於1704室的筲箕灣官立中學中六生及2104室的住客,均列為相關個案;餘下一人居於1811B室劏房,則列為源頭不明個案。至於兩宗初步陽性個案,涉及一個居於05室,該兩人疑在封區期間沒接受檢測,至封區行動翌日早上10時許才採樣。該05室與其中一個有人確診的04室共用鐵閘,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兩名初步陽性個案可能經環境污染而染疫。有測量師表示,1950至70年代香港有相當多大廈採類似東發與惠利的圍封式光井設計。建議住戶長期緊閉天井窗,甚至貼上膠貼,避免負氣壓抽入穢氣。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東區兩周20幢大廈現確診 舊樓圍封天井現煙囪效應 袁國勇籲開抽氣扇門勿緊閉 梁子超:食肆酒店存雙向風險
惠利大廈 04室全撤 料圍封光井垂直播毒 測量師籲天井窗長期緊閉貼上膠貼
鰂魚涌惠利大廈前晚被圍封強制檢測,昨揭發有垂直傳播,4個出現確診單位,3個是「04」坐向,所有「04」室住戶要檢疫;截至昨日,大廈累計7人染疫。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惠利大廈與上次爆疫的北角東發大廈,天井一樣是密封,相信病毒經最早病發中六男生所居的1404單位,透過煙囪效應傳到上層,呼籲住戶切勿開天井窗戶。

1950年代樓宇矮多圍封式光井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表示,本港1950至70年代的樓宇較矮,多採用圍封式光井,以往不覺這種設計有問題,沒考慮到病毒傳播。1970年代後起,樓宇較高,這類設計逐步減少。他建議住戶長期緊閉天井窗,甚至貼上膠貼,避免負氣壓抽入穢氣。
住戶廁所傳臭 U形隔氣管失效
袁國勇昨午與衛生防護中心及環保署代表到場視察,發現大廈約10年前曾維修外牆,更換了外牆喉管,不少喉管有改動。他們到出現確診的1404、1704、2104單位視察,亦發現範圍內的喉管曾改動。此外,大廈03、04單位共用同一密封天井,天井內有許多垃圾,傳出臭味。
袁國勇表示,相信大廈疫情源於1404單位,該單位有4名病人,他們放出的病毒很可能透過抽氣扇沿天井傳上去。他說可能有上層單位打開了天井窗戶,或開抽氣扇時沒密封廁所或廚房的窗,以致外面空氣被抽入屋,令住戶感染。另一傳播可能則與喉管有關,袁國勇表示有住戶稱在廚房洗菜,其後經過廁所時聞到臭味,「這直接證明到U形隔氣管作用失去了」。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本港確診最多首5區:油尖旺、九龍城、元朗、深水埗、葵青 梁子超:多區疫情現反彈 曉峰樓13室3樣本呈陽性:抽氣扇、地台去水位、廁所排糞渠表面
袁國勇籲勿開天井窗
袁呼籲住戶千萬不要開天井的窗,煮食或如廁時,他建議應開抽氣扇,同時要打開非對着天井的窗,令空氣時常向天井方向流動。他亦呼籲市民配合政府的強制檢測令,因過去經驗,有一至三成住戶沒應門,當局無法知道他們是否隱形傳播鏈的源頭。
兩八旬長者稱檢疫營過年可惜
有年屆八旬、居於04室的公公婆婆表示,昨早接到電話通知,稱政府稍後會派人載他們走,兩人大感震驚,以為自己確診,後來知道檢測結果陰性,並得悉政府安排撤離,才稍安心。但兩老對於要在檢疫中心過年感可惜。
專題系列文章
- 䟴腳總比久坐好 促進血液循環減膝蓋不適 人搖未必福薄
- 【痛症】 肩夾擊綜合徵?非肩痛元兇 運動重塑肌腱促進康復
- 阿茲海默症非無藥可醫 清除腦內元凶「類澱粉蛋白」延緩退化
- 健身瘦身要攝取蛋白質 小心高蛋白產品陷阱 增肌不成反致肥傷肝腎
- 血壓愈高腎功能愈壞成惡性循環 腎衰竭不可逆 腎病患者飲食遵5原則
- 公共交通座椅扶手隱藏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防護方法你要知
- 40+港人 7人有1人膀胱過度活躍 致突然尿急或尿失禁
- 【超加工食物】化學工序多超加工可致肥胖或慢性病 營養師教你智選健康食品
- 脊柱側彎 青春期可迅速惡化 3D打印矯形腰架輕便透氣 增穿戴依從性
- 【精神健康】開學了!關注孩子情緒 童年正向經驗7元素 助緩解逆境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