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油麻地強制檢測小區自去年12月底至今已累計近百確診,昨多8幢大廈須納入強制檢測,疫情蔓延至小區外附近4幢大廈。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相信,油麻地及佐敦出現爆發,與地盤、南亞裔聚居及劏房三大高危因素重疊有關,而本港疫情出現「明確急速反彈信號」,着市民要有疫情惡化的心理準備。本港過去一周的確診源頭不明個案於20%至50%間浮動,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目前疫情走勢反覆,他建議,居於油麻地小區內、即使非強制檢測的大廈居民,亦應積極檢測;由於病毒有潛伏期,已強制檢測的居民,約一周後應再檢測一次。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決定接種新冠疫苗前要知道的7個問題 保護性、副作用?孕婦、濕疹、哮喘患者不宜接種?
油麻地增8廈強檢 民政署:小區兩日共7100人檢測
昨新增的51宗本地確診個案中,油麻地佔16宗,11人是來自強制檢測小區,新填地街23號、24號及30號各多一人確診。南京街懷高大廈、炮台街常安大廈、渡船街17-18號及廟街157至159號昨有確診,連同前日有確診的白加士街金威廣場、新填地街45A至47號、上海街統一大廈B座及吳松街金寶大廈,小區上述8幢大廈昨被納入強制檢測。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其中3名確診者是食環署外判清潔工,他們一起工作,負責清洗該區公廁,包括油麻地街市、炮台街、上海街及佐敦道,未知感染源,公廁亦可能是傳播途徑。食環署昨晚回覆,同隊另一清潔工亦確診,確診清潔工共4人。
小區外附近有5人確診,碧街21號及北海街17號各一患者源頭不明,其餘3人有流行病學關連,分別住文輝樓或廟街1號。昨有逾80宗初步確診,張竹君稱較多是在油麻地社區檢測中心驗出,料較大可能是當區居民,是預期之內。
民政事務總署昨晚稱,據初步紀錄,油麻地小區昨有逾660名居民按要求強制檢測, 逾3180名居民自願檢測,過去兩日共逾7100名居民檢測。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梁子超指三大高危因素:油麻地爆疫跟地盤、南亞裔聚居、劏房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本港疫情出現「明確急速反彈信號」,着市民要有疫情惡化的心理準備。他相信油麻地及佐敦出現爆發,與地盤、南亞裔聚居及劏房三大高危因素重疊有關,如有需要,應擴大強制檢測小區範圍,目前非放寬防疫措施的好時機。
許樹昌促區內強檢居民一周後再檢測 非強檢大廈居民驗毒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暫不清楚初步確診的地區分佈,據其了解,不少是經油麻地流動檢測站驗出,認為要盡快釐清有否其他區域受波及。他建議,居於小區內、即使非強制檢測的大廈居民,亦應積極檢測;由於病毒有潛伏期,已強制檢測的居民,約一周後應再檢測一次。
過去一周源頭不明個案於20%至50%間浮動,對於可否放寬防疫措施,許樹昌認為目前確診走勢反覆,源頭不明比例高企,加上政府期望盡快清零,相信農曆新年前放寬機會不高。若日後疫情回穩,相信可先重開美容院。
另有兩幢大廈須強檢,包括深井麗都花園2座,兩同層單位各兩人確診;紅磡安泰大廈兩個單位相隔多層,同坐向,分別1人及3人確診。
以下大廈昨、今分別錄得確診個案,須納入強制檢測:
.南京街懷高大廈
.炮台街常安大廈
.渡船街17-18號
.廟街157-159號
.白加士街金威廣場
.新填地街45A-47號
.上海街統一大廈B座
.吳松街金寶大廈
明報記者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