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仍肆虐,人人都要為防疫做好最充足的準備,尤其是孕婦和長期病患者,應該如何減低受感染的風險呢?養和醫護新推出的「養和防疫之道」系列,率先有婦產科陳煥堂醫生,為各位準媽媽講解一下,在疫情下是否一定要如原定安排到醫院進行所有檢查?哪些檢查可以改、不能改呢?
不同專科的防疫短片,還包括:腫瘤科梁憲孫醫生提醒癌症病人防疫的注意事項、骨科周肇平醫生教路,在疫境下的熱門行山活動,應該選擇什麼時候行山、哪些路徑會較為適合自己……
相關文章:【養和防疫之道】有片:活力學生篇 – 劉焯霆物理治療師(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
其他醫護短片陸續登場,留意養和醫療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CVnmGUmLAL37PB7S3Kk6A
專題系列文章
- 鼻竇炎6症狀可同時出現 急性慢性治療有分別 洗鼻改善鼻塞
- 【前列腺增生】尿頻、夜尿、小便乏力 以為「屙慢少少」不理會 可招腎衰竭
- 【DSE放榜】競爭+壓力 專家:長期內捲vs.躺平可致失眠抑鬱 「45度人生」折衷方案?
- 高血脂症:肥胖不愛運動、嗜肉甜食 治療3招:健脾胃益氣除痰濕 須節制飲食
- 【偷竊癖】無法控制偷竊衝動藉以釋放壓力 事後感自責羞恥致惡性循環
- 心房顫動:心跳速率力度紊亂致心臟顫抖 中風機率增5倍 了解「脈衝場消融術」
- 腰背痛未必勞損般簡單 椎間盤、骨折、脊椎問題需治療復康並行精準診斷早日紓緩痛症
- 偏頭痛、年輕無三高突然中風 病因不明 或心臟卵圓孔未閉
- 留意體脂磅6個指標:BMI、內臟脂肪、肌肉分佈、體內年齡 數字反映健康端倪
- 心房顫動難察覺隨時併發中風、心臟衰竭 每日緩步跑30分鐘減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