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喝咖啡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大減?午後喝打亂褪黑激素影響睡眠?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咖啡是不少人生活良伴,每天總要來1杯啟動新一天。有研究顯示,與不喝咖啡的人或一整天都喝咖啡的人比較,習慣早上喝咖啡的人,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減。咖啡如何保護心血管?為何早上喝咖啡有利健康,但一整天喝咖啡卻得不到益處?怎樣喝才符合健康之道?

早上喝咖啡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大減?午後喝打亂褪黑激素影響睡眠?
咖啡可以保護心血管?早上喝咖啡對健康有利?(pexels)

早上喝咖啡 心血管病死亡率減31%

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研究團隊早前在《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發表研究,分析喝咖啡時間模式與死亡風險的關係。研究人員分析在1999至2018年間參加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US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的40,725成年人飲食數據,包括有沒有喝咖啡、喝多少、何時喝等。當中約36%於早上(中午前)喝咖啡、16%一整天喝、48%不喝。經過長達近10年追蹤,追蹤個案中有4295人死亡,其中1268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員分析數據發現,跟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早上喝咖啡的人死於任何原因的風險降低了16%,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31%;但一整天喝咖啡的人,相關風險沒有下降。

早上喝咖啡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大減?午後喝打亂褪黑激素影響睡眠?
宜早上喝–研究發現,習慣早上喝咖啡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merovingian、5second@iStockphoto/ 明報製圖)

午後喝 打亂褪黑激素影響睡眠

研究人員指出,研究無法解釋為什麼早上喝咖啡會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但估計下午或晚上喝咖啡,有可能會打亂生理時鐘和褪黑激素水平。

咖啡、生理時鐘和褪黑激素三者有何關聯?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葵涌院校健康及生命科學系講師、註冊營養師雷嘉敏解釋:「咖啡因會減少褪黑激素分泌,干擾生理時鐘運作。由於咖啡因半衰期約5至6小時,如果午後才開始喝咖啡,體內咖啡因濃度到晚上睡眠時間仍處於較高水平,褪黑激素分泌不足,擾亂生理時鐘,影響睡眠周期。當睡眠質素欠佳,影響身心放鬆,可導致血壓上升。若長期睡眠不足,對健康構成一定風險,例如身體會分泌更多壓力激素,導致血管收縮,增加心臟負擔,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早上喝咖啡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大減?午後喝打亂褪黑激素影響睡眠?

無咖啡因咖啡也護心

另一個可能影響死亡風險的原因,該研究團隊認為是咖啡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質(bioactive substances)。雷嘉敏說:「血液中某些促進發炎細胞因子的濃度,通常在早上最高,然後慢慢下降,直至下午5時左右到達最低水平,所以早上喝咖啡的話,咖啡裏面的生物活性物質便發揮作用,有助減少血液中發炎物質對心血管的傷害。」

港怡醫院心臟導管及介入治療中心總監、心臟科專科醫生謝德新指出,一般研究相信咖啡因不是降低冠心病的原因,反而咖啡的其他生物活性物對心臟健康可能更為重要,如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等。「這些成分有助降低體內發炎反應,而發炎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另外,其他研究亦發現,無咖啡因咖啡仍保留了許多生物活性物質、抗氧化劑等成分,同樣具有類似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研究缺隨機對照試驗 僅供參考

不過兩名專家均認為,研究結果僅供參考,不可作科學指引。由於研究缺乏隨機對照試驗,只提供飲咖啡時間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連,但並非因果關係;研究也沒有把多個干擾因素包括在內,例如參加者工作模式、基因對咖啡因新陳代謝率的差異等,可導致結果偏差。

謝德新補充,咖啡與心血管健康兩者的關係尚有爭議。「適量飲用(每天2至4杯)可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亦有研究顯示未經過濾的咖啡(如法壓壺咖啡、土耳其咖啡等)含有咖啡醇,可輕度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並可能通過抑制膽汁酸的合成,影響脂肪酸和膽固醇的代謝,導致膽固醇堆積,從而增加冠心病風險。所以有心血管問題的人士,應謹慎飲用並諮詢醫生意見。另一方面,可以肯定的是過度攝取咖啡會增加健康風險,或導致失眠、焦慮、心跳加速、增加流產和冠心病風險等。」

不宜加糖奶 過濾咖啡較理想

兩名專家均建議,咖啡不要加糖、糖漿或任何高脂配料(如淡奶、煉奶、忌廉、植脂奶等),以免令體重增加。為心臟健康着想,過濾咖啡是較理想的選擇。曾有研究指出,這類咖啡含有較少咖啡醇,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水平,對心血管健康有正面影響。


相關閲讀:識飲咖啡 一日兩杯夠數 洗致癌污名 親手冲最健康


知多啲:咖啡冲煮愈久 釋出咖啡因愈多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建議,一般成人每天咖啡因攝取量不要多過400毫克。衛生署建議孕婦與授乳婦女每日不超過200至300毫克咖啡因,兒童則每日不應攝取超過每公斤體重2.5至5毫克的咖啡因。

食物安全中心與消費者委員會曾聯合測試本地快餐店、茶餐廳、餐廳、精品咖啡店、便利店等合共80款熱咖啡和熱奶茶樣本的咖啡因含量,包括4款常見咖啡種類:一般咖啡、特濃咖啡(espresso)、泡沫咖啡(cappuccino)及鮮奶咖啡(caffè latte)。由於4款咖啡的成分、泡法各有不同,咖啡因含量亦各有分別;以1杯計,咖啡因含量最高是一般咖啡,其次是泡沫咖啡、特濃咖啡,最低是鮮奶咖啡(詳見附表)。

早上喝咖啡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大減?午後喝打亂褪黑激素影響睡眠?

相關閲讀:睡眠四大任務 失眠後補眠沒用?「鬼壓牀」深層睡眠所致?解救失眠7個Tips


阿拉比卡豆咖啡因較少

註冊營養師雷嘉敏指出,冲煮與浸泡時間、咖啡豆品種等都會影響咖啡因含量。食肆通常以人手調製咖啡,冲煮時間愈久,熱水和咖啡接觸時間愈長,釋出咖啡因亦會愈多。全球有超過100種咖啡豆,根據消委會《選擇月刊》報道,較普遍的是阿拉比卡(Arabica)及羅布斯塔(Robusta),前者咖啡因含量約0.9%至1.2%,後者則為1.6%至2.4%。
雷嘉敏表示,想減少攝取咖啡因,不妨要求食肆把咖啡冲淡一點,或考慮脫咖啡因的咖啡,純粹滿足心癮。選購即溶咖啡產品時,建議仔細研究營養標籤,比較不同品牌在同等咖啡分量下的糖分、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的數值,選擇相關數值較低的品牌;最好當然是親手冲調的咖啡,自行控制所有材料的分量,可減低熱量攝取。

文:黎芸迪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