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期兩星期的普及社區檢測(全民檢測)已於前日(14日)結束,政府昨日交代計劃成本及效益,共有178.3萬人次參與檢測,佔人口約24%。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估計,全港仍有約120名對病毒呈陽性者,而有傳染性的估計有40人。至於未來的檢測計劃,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說,醫管局會擴大在普通科門診派樣本瓶的計劃,亦會為特定群組重複檢測(見表)。
全民檢測確診比率0.002% 梁子超估計社區有40具傳染性患者
政府交代有關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的成本及效益,共有178.3萬人次參與檢測,佔人口約24%,撇除由中央支付的實驗室運作等開支,本港需就計劃支付5.3億元,即每個檢測約花300元,最終發現32宗新個案,確診比例不足0.002%,平均每宗確診花費1656萬元香港公帑。
梁子超倡日後加快追蹤 擴大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派樽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估計,若0.002%的陽性比例適用於全港,即全港仍有約120名對病毒呈陽性者,而有傳染性的估計有40人。他認為全民檢測籌備時間要4至6周,檢測要兩周,一定會滯後於疫情,難以用全民檢測來及時控制疫情,日後應將資源放在加快追蹤,以及擴大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派樽。
消息:再爆疫可短時間啟動取樣檢測 擬特定群組重複檢測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今次經驗增加日後開展大規模檢測的能力和效率,若再現群組爆發,可短時間啟動大規模取樣檢測,除針對爆疫相關的高危群組,亦會以地區群組作大規模檢測。舉例說,如再現類似兩個月前的慈雲山爆發,當局可即動員全區派樣本瓶或設站主動採樣,盡快找出隱形傳播鏈。他指本港6至7月只能日驗數千樣本,現參與檢測的私營化驗所檢測力已達每天1萬至2萬個樣本,甚至達5萬個。
消息人士表示,未來主要透過流行病學和特定群組檢測監控疫情,前者針對確診者與其密切接觸者、入境者監測等;而特定群組則以高風險群組如的士司機、安老院舍等作恆常檢測,當局會視乎疫情,加密這些群組接受檢測的頻率,在疫情嚴峻時,可每7至14天檢測一次。
專題系列文章
-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 【平安藥包】外出旅行必備 藥劑師列舉藥物清單:止痛退燒、腸胃不適、止暈、急救包……
- 「鎂」助眠神器?塗抹皮膚放鬆肌肉一秒入睡?拆解「鎂」功能及食物攝取
- 眼痛警號不容忽視或眼睛發炎?急性青光眼?低頭族必做護眼「20-20-20法則」
- 長者無故頻跌倒 沒先兆跌後「全無感覺」 小心或潛藏腦出血…
- 紓緩鼻敏感 抗組織胺效用副作用、噴鼻劑、洗鼻3步驟知多啲
- 諾如病毒康復者糞便帶病毒可達2周?營養師:腸胃炎期間7個飲食注意
- 爆肺興肺纖維化有關?氣喘咳嗽胸口不適病徵難辨?
- 質子治療精準應對兒童癌症 減少長遠後遺症及對發育的影響
- 嵌甲/倒甲、捲甲、灰甲有分別?足病診療師:小心剪腳甲選鞋6個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