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來,愈來愈多人關注腸道細菌失衡與個人健康的關係。以往我亦在不同場合指出腸道微生態如何影響健康,其中一項突破研究,是我們的團隊證明了腸道菌群主宰人體的免疫力對抗新冠及其他感染,以及透過改善腸道細菌失衡去紓緩多種新冠後遺症狀。隨着大眾關心腸道健康,市面上亦出現了很多聲稱可以改善多種疾病的保健品,包括肥胖、高膽固醇、失眠、冠心病等。究竟現今腸道菌群的科研及應用發展到什麼地步?我們又應該如何正確使用保健品?我打算寫一個系列去解釋這個大眾市民關注的健康問題。
研究:腸道菌群對肥胖有重要影響
在眾多保健產品中,相信聲稱具有減肥或消脂作用的產品算是最多。究竟改善腸道細菌可否達到廣告所宣傳的效果呢?首先,醫學研究已經指出肥胖人士與健康或纖瘦人士的腸道菌群是截然不同。簡單來說,肥胖人士的腸道細菌不單能夠促進吸收,還會製造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s)令大腦產生飢餓感覺。動物研究更發現把肥胖老鼠的糞便移植至纖瘦老鼠的腸道,會使瘦老鼠變肥;同樣地把瘦老鼠糞便移植至肥老鼠的腸道會使肥老鼠變瘦,證明了腸道菌群對肥胖有着重要的影響。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