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種】比較Omicron、Delta及原始病毒株 港大研究:Omicron可另覓途徑進入細胞 在支氣管病毒複製量較Delta多近70倍
【明報專訊】港大醫學院團隊早前已發現Omicron在支氣管組織的病毒複製量較Delta多近70倍。其後另一發現,有別於原始病毒、Delta及其他變種病毒株,Omicron可以靠另一類蛋白酶進入細胞,而相關蛋白酶多見於支氣管,或可有助解釋其特性,團隊下一步將研究以藥物抑制相關蛋白酶。
相關文章:【新冠變種】快速測試呈陽性/社區檢測中心陽性短訊通知怎辦?Omicron、Delta有潛伏期確診續增
Tonkichi Omakase買一送一 超抵價勁嘆日本直送大拖羅、蜜柑鲷 人氣日式吉列豬扒專門店—丼吉(Tonkichi) 聯乘明報推出限量50份 刺身x壽司x吉列黑豚升級版抵食Omakase套餐 價錢:$1280 了解更多 |
港大:比較Omicron、Delta、原始病毒株 前者在支氣管病毒複製量較Delta多70倍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陳志偉的團隊比較新冠病毒原始病毒株、Delta及Omicron等變異病毒株,早前已發現Omicron在支氣管組織的病毒複製量較Delta多近70倍。團隊其後進一步發現,原始病毒及Delta等均需要ACE2受體及TMPRSS2蛋白酶進入人體細胞,但Omicron除了可靠以上途徑,更可依賴細胞蛋白酶,另覓途徑進入細胞,研究結果已於《自然》期刊發表。
細胞蛋白酶上呼吸道常見 助分析Omicron傳播機制
陳志偉表示,此類細胞蛋白酶較常見於人體上呼吸道,或可解釋Omicron在上呼吸道感染效率更高的原因,幫助了解其特性,全球醫學界仍在努力分析其傳播機制。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或第三針、兒童接種、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1月28日)
病毒不斷演變非一定毒性減弱 將研抑制劑遏Omicron傳播
他說團隊下一步研究將包括尋找新的抑制劑對付細胞蛋白酶,以助遏止Omicron傳播,並會研究Omicron的新分支「BA.2」的分別,以了解其演變史。
陳分析,病毒會不斷演變,讓自己更容易傳染更多人,但不代表再變異後一定會減弱毒性,故一方面社會應盡快提高新冠疫苗接種率,同時要了解病毒特性研發更多治療方法,才可確保未來有條件與病毒共存。
(新冠疫情)
- 【新冠變種】哈佛研究發現Omicron BA.4和BA.5能避康復者及已接種疫苗者抗體 或令感染激增 莫德納正研究新版疫苗
- 【猴痘】新加坡韓國陸續出現猴痘個案 新一波擴至亞洲
- 【肥胖】調查:第五波疫情下36%港人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比率愈多 籲正視肥胖症
-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 【新冠疫苗】美FDA准6個月至5歲嬰幼兒接種新冠疫苗 測試:BioNTech對幼兒避免感染有效率80%
- 【血氧機】消委會提醒影響血氧計準確度的5個因素 指甲太長手太冷太濕、心房顫動不宜使用(附使用技巧短片)
- 【新冠變種】BA.4及BA.5傳播力更強 多國感染比例上升 歐疾控中心發警告 將成主流病毒株
- 【新冠疫情】疫苗通行證擴至13指定醫療處所 關於醫管局專科門診診所等疫苗通4個常見問題
- 【新冠康復者】第五波兩宗2月染疫3個月後二次感染疑涉BA.2.2 前四波染疫900人今波再中招 梁子超料再感染病徵輕微
- 【猴痘】全球逾1000宗病例 美國CDC:猴痘經直接接觸具傳染性的瘡、痂或體液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