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面對身體不適和殘疾,性生活難免障礙重重,有何應對方法?
■王:王志鵬
■邱:邱貴生
1. 肌肉痙攣
邱:患者在性行為前可先浸泡暖水,加速血液循環,放鬆肌肉,有助減少肌肉抽搐及痙攣。
2. 失禁
邱:部分中風及脊椎神經患者不能控制肛門肌肉,因此出現失禁。患者與伴侶性事前可避免進食,並預先鋪下膠墊,與伴侶事先溝通,讓對方有心理準備。
3. 勃起功能障礙
王:針對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醫生除了處方俗稱「偉哥」的威而鋼口服藥,亦會教導患者使用真空助勃器;儀器製造負壓,令陰莖充血勃起,患者再以膠環套在陰莖底部,防止血液流失。
4. 性器官等敏感帶失去感覺
王:患者可浸泡在暖水或匿在被窩裏,做感官集中練習(sensate focus),發掘敏感帶。練習中,患者需要感受被撫摸的感覺,感受撫摸哪個部位令自己感到最愉悅、舒服,甚至有興奮的感覺。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 【流感疫苗】2025/26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 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遲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