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時認知障礙症的疑似患者除了臨牀測試及觀察外,亦可做磁力共振成像,或是一款名為ELISA檢測法以抽取骨髓化驗,惟後兩者均有風險。浸會大學化學系研究團隊近期成功研製一款名為「花青素化合物」的檢測,透過抽取病人的體液如唾液或尿液等,助醫生更快捷及便宜地診斷病人有否患病。
助醫生更快更便宜診斷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浸大化學系教授黃文成表示,有關檢測法屬全球首創,不但較現時同類檢測快捷、便宜,而且準確度高,更可以非入侵式方法抽取樣本。他估計,此檢測未來可用作追蹤和檢測患者體內的病變過程,甚至作治療之用。
認知障礙症(又稱阿茲海默症或腦退化症)的致病成因未明,是未有方法治癒的腦神經退化疾病。現時香港70歲以上長者,每10人便有1人可能患病,而85歲以上長者的患病比率更達三分之一。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