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實驗室一名28歲女研究員日前確診,屬源頭不明個案,院方於實驗室採集37個環境樣本,當中有14個、即接近四成樣本驗出陽性。有教授稱環境樣本包括28歲女研究員工作位置的「前後左右」,當中桌面驗出最多陽性樣本。香港醫務化驗所總會主席李偉振按初步資料估計,確診女員工有可能在實驗室外感染新冠病毒後,在實驗室工作期間或曾脫口罩、或經手部接觸環境,因而造成環境污染;另一可能是有員工不小心處理個別滅活樣本而致泄漏。
港大:實驗室14環境樣本呈陽性 41名員工須檢疫
衛生防護中心昨晚回覆本報表示,接獲港大通知,實驗室37個環境樣本中有14個呈陽性,已安排41名密切接觸者檢疫;中心向職員提供330個樣本瓶檢測病毒,暫沒陽性個案。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回應查詢時表示,環境樣本包括28歲女研究員的桌面及櫈,當中桌面驗出最多陽性樣本,但強調樣本未必有傳染性。他續稱,41名須檢疫員工,部分人曾處理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樣本,故學院每周安排檢測,未有其他人驗出陽性。對於會否影響實驗室運作,他說有需要時會借調人手,以維持必要及緊急服務,相信大學研究會延誤,但認為應以社區安全為先。
化驗師估計兩個可能:實驗室外染病或處理樣本泄漏
香港醫務化驗所總會主席李偉振表示,按初步資料估計,該名確診員工可能在實驗室外感染新冠病毒後,在實驗室工作期間或曾脫口罩、或經手部接觸環境,因而造成環境污染;另一可能是有員工不小心處理個別滅活樣本而致泄漏。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港學童睡眠時間不足 睡眠失調影響情緒及學業 中大研AI改善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
-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稱過往治療無效 港大推無副作用保濕霜 減誘發免疫反應
- 測試2款學生鞋致癌物「六價鉻」超標 消委:腳沾濕有敏感紅疹應停穿
- 衛署: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傳播模式及控制方法相同 三級應變機制亦適用
- 基孔肯雅熱病毒病徵可持續7至10天 無特效藥 嚴重或用類固醇(醫言有理)
- 【傳染病】結核病大揭秘:潛伏期或至數十年 預防結核病你要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