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在中醫角度來看,牛皮癬的成因與患者體內有內熱有關,加上外感風濕熱毒、飲食肥甘厚味、情志失調等因素,蘊釀成血熱,血熱生風,內侵肌膚,引致牛皮癬的出現; 亦有部分患者因平素血虛,血虛化燥生風,肌膚失養而出現牛皮癬。
生活習慣不規律的確是誘發及加重牛皮癬的重要成因之一。在飲食方面,盡量避免食用膏粱厚味、高油脂、高糖的食物。少用煎炸的烹調方式煮食。否則易助濕生熱,令牛皮癬加重。同時亦要慎服各類補品及保健品,以免增加免疫反應,加重病情。
談到牛皮癬成因,自然離不開情緒與壓力。學習或工作壓力大時,病情往往亦是較為嚴重的時候。採取適當的方式釋放壓力,如郊遊、唱歌、與家人朋友傾訴等,都有助控制病情。
另外,季節轉變同樣影響牛皮癬的病情。每當踏入秋冬季節,空氣濕度及溫度開始下降。皮膚因體表溫度下降而減少皮脂分泌,導致皮膚乾燥與出現細小裂紋,牛皮癬的皮損亦容易進一步加重。及時潤膚保濕可避免皮膚進一步產生損傷。
乾燥和寒冷天氣容易進一步加重牛皮癬的病情。
在現代醫學中,仍未能完全掌握牛皮癬的成因,自然亦未有根治牛皮癬的方法。現時治療方法主要在於控制症狀,患者需終身接受治療,令病情得到減輕。傳統療法包括外用藥物治療、光學治療和系統性藥物治療等,其療效及副作用未如理想。而近年推出的生物製劑療法療效較佳,但其昂貴的收費及長期治療亦令不少人卻步。
而中醫則因應患者具體情況及牛皮癬成因進行處方。臨床上以血熱型及濕熱型較為多見,常用清熱涼血或清熱利濕的方劑治療。其成因如涉及壓力因素,用藥需要配合疏肝理氣的藥物。如涉及飲食因素,就要針對脾胃問題及其蘊釀的濕毒進行治療,不可拘於一格。
牛皮癬患者的病情可輕可重。輕者僅局限於手腳,重則全身皆有。治療難度自然大不同。病程較短、牛皮癬範圍較小者,治療時間相對較短。病程較長、牛皮癬範圍較廣者,治療時間相對較長。平時通過中藥調理體質,令體內免疫系統較為平衡,有助治療及預防免疫系統紊亂的情況。當自身免疫系統較為穩定時,皮膚痕癢及皮疹同樣得到改善。而斑塊的厚度會逐漸變薄,其後開始顯露出正常皮膚的形態,銀屑亦會得減少。最後牛皮癬在日漸改善下慢慢消失。
曾有一位患者已得牛皮癬四年,主要見於手、腳及背部。轉季時病況加重。伴有心血管疾病。經診治後,診斷為濕熱夾肝陽上亢型的牛皮癬,治以清熱利濕,平肝潛陽。經一個多月治療已見斑塊明顯變薄,血壓亦較為穩定。半年後終令病情得到控制。只要堅持用藥,一般都有良好的改善。
免疫系統疾病一直是中醫的優勢病種。可因應病人的體質及病情進行相應的處方,而不是單純抑制免疫反應。而且其藥物安全性較為高,不會對身體造成過重的負擔。建議牛皮癬患者及早尋找中醫的治療。
了解更多:https://bit.ly/3UVeYXI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張國晉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學士
以上資料由德善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