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男士最痛下尿路症狀:前列腺肥大與癌症 拆解5關鍵別讓小便小事變大病

分享此內容:

不少男士以為「頂得順、忍得住」,即使出現排尿不適、夜尿頻繁、尿流減慢等情况,都視作小事,或因怕尷尬而不願求醫。然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病徵,有可能是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的早期警號。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敖章鐘醫生提醒,若選擇拖延或諱疾忌醫,輕則影響作息與生活質素,重則更會引致不同併發症,例如急性尿瀦留、前列腺出血、膀胱結石等情况,小便問題無端變成「手尾長」的大病!想預防或減低受下尿路症狀(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的困擾,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高級營養師張智良強調,建立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正是守護前列腺和腎臟健康的重要防線。以下拆解5個針對男士前列腺健康的關鍵問題,助你了解症狀,早診早治,防患未然。

關鍵1:下尿路症狀是什麼?中年男士最痛:前列腺肥大?

敖章鐘醫生指出,下尿路症狀是泌尿科最常見的求診原因之一,主要分為兩大類:

  • 排尿症狀:排尿困難、尿流減慢、排尿不盡、需要用力或排尿中斷。
  • 儲尿症狀:尿頻、經常尿急、夜尿頻繁,甚至出現尿失禁。

他強調,下尿路症狀以男性較為常見,尤其是50歲以上人士,當中最常見的原因正是前列腺肥大。隨着年齡增長,約七至八成的60至70歲男性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肥大雖然多屬良性,但若不處理,會出現不同併發症,例如會令前列腺嚴重阻塞導致『急性尿瀦留』,患者會逐漸無法排尿,甚至『塞滿』膀胱。此外,亦會導致前列腺出血致屙血尿、膀胱石致尿道發炎等。」

關鍵2:前列腺癌有警號?驗血便知道?

敖醫生表示,另一困擾男士的是前列腺癌。香港每年約有3000宗前列腺癌新症,當中約三分之一確診時已屬晚期。「很多患者直至出現明顯症狀才求醫,這反映公眾對前列腺癌的認知不足,延誤了治療外,更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最有效的早期篩檢方法是透過驗血檢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指數。「近年前列腺癌有年輕化趨勢,建議男性由50歲起定期抽血檢驗PSA;若有家族病史(如父親或叔伯輩曾患前列腺癌),應提早至45歲開始。」他強調,早期前列腺癌並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定期檢測更加重要。及早發現,患者可以有更多的治療選擇,治療成效也會更理想,對康復進度和減低復發率都有幫助。

關鍵3:治療前列腺疾病,術後必有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礙等後遺症?

敖醫生強調,前列腺疾病的治療方法需視乎病情種類、嚴重程度、癌症期數(如確診前列腺癌),以及患者年齡與本身的身體狀况而定。

良性前列腺肥大:

藥物治療:適合輕或中度患者,藥物主要助患者放鬆前列腺、紓緩因肥大帶來的不適。效果穩定、副作用可控。

•手術治療:若症狀嚴重或出現反覆感染、血尿等情况,可考慮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水刀消融術或激光手術,有效解除尿路阻塞、改善排尿情况。

前列腺癌:

•針對早期至中期患者:可選擇微創手術,目前「機械臂輔助切除前列腺手術」的技術持續進步,加上手術時避開在膀胱前方的「雷氏空間」,保留尿控相關的組織結構,對術後出現尿失禁和復發風險都有明顯改善,手術時間亦由以往的5至7小時大大縮短至2小時完成。若病情較嚴重,難以保留前列腺附近的神經線,術後或有勃起功能障礙風險。

部分早期患者:可同時考慮進行局部定位治療,主要是利用不同能量破壞癌細胞;術後極少出現尿失禁或勃起功能障礙問題,但並非所有患者適合。

針對晚期患者:由於癌症已擴散至骨骼或淋巴,一般採用荷爾蒙治療、標靶藥物等,治療目標主要以控制病情與紓緩症狀為主。

敖醫生分享,一直「無病無痛」、從沒有進行PSA檢測的70歲患者,在偶然機會下抽血檢測PSA,竟確診屬第二期前列腺癌,經醫生評估後進行機械臂輔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術,術後4日患者已可出院,並沒有尿失禁等後遺症,術後兩三星期已如常游水、行山,生活逐漸回復正常。

他提醒男士們,不應抱持「前列腺癌進展緩慢」、「怕尷尬、無面」等想法,應將前列腺檢查納入恆常的體檢項目,「只需定期驗尿,已可以評估前列腺健康,若有異樣,愈早介入,治療效果亦會愈理想。」

關鍵4:飲食三大問題影響前列腺、腎臟健康?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高級營養師張智良(Gordon)指出,夜尿頻繁、排尿不順等泌尿問題,往往與前列腺、腎臟健康有關,而以下港人常見的飲食習慣都會對此造成一定影響。

高鈉與加工食品過量:香港人外出用餐頻繁,鹽分及加工調味料的攝取普遍過量,影響排尿量外,下尿路症狀亦會更明顯,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水分攝取不足:飲水太少會令尿液變濃縮、增加結石風險;若睡前過量喝水亦會導致夜尿頻繁。建議每日攝取約2至2.5公升清水,尿液呈淡黃色為正常,若偏深或已出現缺水。

蔬果不足、肉類過量:每日蔬果吃太少、紅肉或加工肉吃太多,都可能不利前列腺健康;加上煎炸等烹調方法,增加了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取,均增加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

針對腎結石患者,Gordon建議,除攝取足夠水分外,還要依據結石種類調整飲食。「例如屬草酸鈣結石患者應少吃菠菜、堅果、朱古力等高草酸食物;尿酸偏高者則應採低嘌呤飲食,避免老火湯等高嘌呤食物。」他強調,要實際執行個人化飲食管理,才能減少結石復發,同樣有助前列腺、腎臟健康。

關鍵5:營養補充品如鋸棕櫚、茄紅素等,能守護前列腺嗎?

坊間不乏營養補充品聲稱有助預防「男人最痛」,其中「鋸棕櫚」是否可以紓緩前列腺肥大呢?Gordon表示,鋸棕櫚是一種西方草本植物,具有抑制男性荷爾蒙的轉換從而減低對前列腺的刺激,被推廣為有助紓緩早期良性前列腺肥大的補充劑,但研究顯示的效用並不一致。他提醒,因為鋸棕櫚具有輕微薄血作用,若手術前後服用,應先諮詢醫生。「補充品屬輔助工具,不能取代治療,應配合醫生建議並根據個人狀况調整用量。」

至於茄紅素,屬植物性抗氧化元素,可減少慢性炎症及細胞損傷。Gordon強調,茄紅素在食物中吸收的效果較補充品理想,例如番茄、木瓜、西瓜等,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能產生協同效應。他強調,不宜過量服用補充品,或有可能成分重疊致反效果。

男士最痛下尿路症狀:前列腺肥大與癌症 拆解5關鍵別讓小便小事變大病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高級營養師張智良強調,少鹽少油、多蔬果、少加工肉、適量攝取水分和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都是有助守護前列腺和腎臟健康的關鍵。

講者:   敖章鐘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張智良先生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高級營養師

日期:2025年11月25日(星期二)

時間:晚上7:00 – 8:3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銅鑼灣高士威道66號)

報名網址:https://link.mingpao.com/85413.htm

憑票入場 名額有限 先到先得!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