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顯示,疫情過後本港學童的近視比率持續上升,情況令人關注。有眼科專科醫生指出,隨着醫療科技不斷進步,兒童近視並非無法控制。其中,定期使用阿托品(Atropine)眼藥水已被證實能有效預防近視出現及減慢近視加深的速度,是目前常見且具科學根據的控制方法之一。

600度以上屬深近視 患其他眼疾風險愈高
根據2023年中文大學一項研究指出,兒童近視發病率由新冠疫情前的24%上升至疫情後的36%,升幅達到5成,大學生更有95%患有近視。眼科朱瑞俊醫生表示,近視成因可以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為遺傳所致,隨著香港越來越多人患上近視,有近視的人士的子女出現近視的機會也自然會較高。後天則是生活習慣改變而有所影響,在疫情後,小朋友使用電子屏幕的時間明顯增多,同時又減低了戶外活動的時間,即使現在已過了疫情,也無法完全變回疫情前的生活習慣,這也是造成近視加深的成因。
一般來說,600度或以上的近視就屬於深度近視。朱醫生提醒,近視越深患上眼睛疾病的機會就會越高,例如白內障、視網膜穿孔、視網膜脫落、近視黃斑病變、青光眼等等。他強調,即使近視人士可透過矯視手術改善視力,亦不會減低患上因為深度近視而帶來的眼疾風險。
近視學童宜三到六個月覆檢
朱醫生指,以前一旦有近視,只可以戴普通近視眼鏡改善視力,卻無法控制近視加深,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現在已經有許多不同方法可以控制近視加深,例如配戴近視控制眼鏡、 OK鏡(學名為角膜矯形術)、滴阿托品眼藥水及使用近視紅光儀等等。
朱醫生特別指出,當兒童出現近視或遠視儲備偏低時,家長應高度關注,並定期安排眼科醫生作出檢查。兒童正值視力發育階段,眼球生長迅速,屈光度數變化速度相對較快。若檢查間隔過長,視力問題可能在無明顯徵狀下惡化,直至出現明顯近視或近視加深時,往往已錯過最佳介入時機,令情況難以逆轉。朱醫生建議,凡已確診近視的學童,應每三至六個月覆診一次,由眼科醫生全面評估視力狀況,及早制定或調整控制方案,以有效減慢近視惡化的速度。
阿托品眼藥水控制近視加深
已有研究證實,阿托品眼藥水能有效預防近視發展及減慢近視加深的速度。朱醫生指出,這種藥水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小朋友每天只需在睡前滴一滴藥水到眼睛就可以。他補充,阿托品的副作用相對少見且通常較輕微,一般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目前市面上共有四種不同濃度的阿托品眼藥水,醫生會因應個別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濃度,以達至最佳控制效果。
至於使用阿托品眼藥水一般要使用多久?朱醫生建議,一般要滴到小朋友的近視穩定,近視不再加深少才會考慮停用,至於停用的歲數因人而異,例如較高危的小朋友,或要到比較大的歲數才可考慮停止使用。他又指,一般年齡越小,治療時間越短,小朋友本身近視越深,停止滴眼藥水越容易令到近視加深。
阿托品眼藥水現時有四種濃度選擇,分別為 0.01%、0.025%、0.05% 及 0.125%。朱醫生表示,一般情況下,0.05% 濃度適合大部分需要預防或控制近視加深的小朋友,如效果未如理想,醫生可考慮調高濃度。至於 0.01% 及 0.025% 的阿托品眼藥水,則較適合近視惡化風險較低,或者度數相對穩定的小朋友使用。朱醫生特別提醒,阿托品眼藥水屬處方藥物,必須經由眼科醫生評估後處方使用。家長切勿自行購買或擅自給予子女使用,避免延誤或影響治療效果。他建議家長應安排子女定期接受眼科專科醫生檢查及跟進治療方案,以確保近視控制達至最佳效果。
資料由受訪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