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每日機不離手,加上經常佩戴隱形眼鏡、熬夜等習慣,有眼睛乾澀、疲勞、發紅等問題或已司空見慣。然而,一旦出現眼痛這個相對高危的警號,便需提高警覺!較輕微的可能是眼乾導致,但亦有機會是眼部炎症,甚至急性青光眼,尤其是伴隨着有視力模糊等其他症狀的話,應盡早求醫,以免視力受損。(附:護眼「20-20-20法則」)
眼痛成因多 眼睛發炎或結膜炎、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所致
養和眼科專科醫生碧納菲醫生指出,眼睛疲累、乾澀、眼痛是患者求診時常見的眼部不適症狀,一般患者的痛感為刺痛、灼痛、脹痛和有異物感等。近年,使用電子產品後出現眼痛、眼澀等症狀而求診的情况愈趨普遍,其主要起因為眼乾,情况相對較輕微;眼部炎症也是導致眼痛的常見原因,包括俗稱「紅眼症」的結膜炎,因感染過濾性病毒或細菌導致眼痛、眼睛紅腫、有分泌物和痕癢。碧醫生提醒,長時間佩戴隱形眼鏡或未有妥善處理隱形眼鏡衛生,也會增加患上結膜炎的風險,嚴重的細菌感染甚至可能引發角膜炎。
眼睛發炎不一定由感染引起,也可與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有關。碧醫生解釋:「風濕科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紅斑狼瘡等患者,有機會出現與眼睛相關的共病。因為免疫系統失調而錯誤攻擊眼睛,因而引發虹膜炎。虹膜炎的病徵明顯,包括眼紅、眼痛、畏光等。」臨床上不少患者因眼紅、眼痛持續一星期,且滴眼藥水後未見改善而求醫,結果經抽血及評估與免疫系統相關指數後,才發現真正的病因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並不單純是眼睛問題。
眼壓升致急性青光眼 眼痛兼視力模糊
眼痛亦可由於眼壓升高而引發急性青光眼所致,除了眼睛疼痛,還有視力模糊、噁心作悶、頭痛等症狀,不過這個成因相對較罕見。患者要留意,並非所有眼痛都會同時影響雙眼,部分較嚴重的眼疾,例如急性青光眼、虹膜炎等,有機會只是單眼發病。由此可見,眼痛的成因眾多亦可大可小,醫生須詳細詢問病史及檢查方可對症下藥。
眼藥水僅短暫紓緩 多休息補水護眼關鍵
遇上眼部不適,不少人都有使用人造淚水或眼藥水的習慣,部分產品為加強保濕配方,或能短暫紓緩眼乾症狀。然而,碧醫生指出,人造淚水或眼藥水的滋潤時間有限,效果亦會隨着淚水蒸發而減退,而且若滴眼藥水後繼續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未有讓眼睛充分休息的話,眼乾問題可能會持續。此外,即使眼乾問題得以處理,長時間近距離觀看電子產品屏幕,仍會令負責遠近對焦的眼部肌肉持續繃緊,未能放鬆,引發眼痛或其他眼部不適。
相關閲讀:【風濕科】長期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綜合症可引發關節痛、血管炎 女性尤其注意
異物入眼忌搓眼睛 異物沖出持續不適應求醫
碧醫生強調,要有效保護雙眼健康,必須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除了平日注意用眼時間和保持適當的觀看距離外,更要謹記讓眼睛充分休息,並確保有足夠的睡眠。此外,補充水分對眼睛健康至關重要,因為眼睛組織中有95%為是水分,多喝水能讓眼睛保持更佳狀態,減少乾澀和不適。」
碧醫生又提醒,當有異物入眼時,切忌搓揉眼睛,否則可能會擦傷角膜,增加感染和發炎的風險。她建議,可以使用人造淚水或眼藥水滴洗眼睛;如果沒有人造淚水,也可以用瓶裝蒸餾水或煮過的冷開水沖洗眼睛,最重要的是使用潔淨的水源。若將異物沖出後,不適感仍然持續,應盡快求醫進行詳細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相關閲讀:青光眼隨時偷走視力致盲 及早控制眼壓 藥物、手術治療方法多
護眼有法:「20-20-20法則」放鬆眼球肌肉 減雙眼疲勞
碧醫生分享了一個簡單有效的護眼方法——「20-20-20法則」:即在使用電子產品時,每隔20分鐘便讓眼睛休息20秒,期間望向20呎(約6米)以外的景物。如果在辦公室,長時間觀看熒幕工作後,可以適時望向最遠的角落,或者暫時離開工作位置,例如喝水或上洗手間,這些小舉動有助放鬆眼睛肌肉,紓緩雙眼疲勞。
疾病/治療/免疫力/藥物/健康/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