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知多啲:因習慣麻木≠因抑鬱麻木

分享此內容:

【精神健康】知多啲:因習慣麻木≠因抑鬱麻木
高危群組——長者、年幼人士、家族中有情緒病史的人士屬高危群組,較易患上焦慮症、抑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mangpor_2004@iStockphoto,圖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明報專訊】街頭小巷每周連發催淚彈、警民對峙,香港人由最初的激動、震驚、傷痛,漸漸習以為常,變得麻木。趙思雅認為,這是由於對事件產生了慣性(habitation)而出現所謂的「麻木」,在心理學上,慣性與敏感遞減是不一樣的概念。

對壓力「無感覺」 想哭哭不出 持續麻木 小心創傷後遺

多伴無助感 心情低落消極

「每個星期六、日都有示威、放催淚彈,已經有一個慣性。正如食飯時間多人要排隊,已變成一個習慣,所以不會驚訝要排隊。」這個慣性令人有一個心理準備,預料到會有這些情况,或是早已看過畫面片段,甚或曾親身經歷,所以受驚程度會減低。而慣性不是一種逃避的情緒,它只是對特定可以預知的情景有相應的情緒反應,這情緒反應會隨着經歷愈多而慢慢遞減。趙思雅又舉例:「在美國發生不少槍戰,所以都慣了。香港以前開一下槍都很得人驚,現在習慣了開槍、放催淚彈……」慣性對於認知層面可能會有轉變,如價值觀、對安全的信念。

陳國齡補充,社交媒體現時常談及的麻木狀態,多伴隨無奈及無助感,有別精神病學的麻木狀態,「抑鬱症的麻木徵狀是情緒層面,現時坊間大眾說的麻木,屬於認知及思維層面」。她指出,坊間常談的麻木狀態類近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即重複經歷壓力事故後,漸漸認為無能力改變情况,唯有接受,「例如放第一顆催淚彈時,會覺得好大件事。但當放多10顆、100顆、500顆催淚彈時,可能已經漸漸覺得不太大件事」。

陳國齡說,認知上的麻木及無助感影響情緒,令人心情低落,「在認知行為治療中,我們相信情緒、思想認知及行為互為影響。當你有負面思想時,情緒容易低落,行動也會變得消極,生活可能失去規律,個人反應不及以往的好」。

研究:一成人不能適應致情緒病

在認知上,變得麻木與巨壓有關。陳國齡指出,現時港人處於急性但持久的壓力(Acute on Chronic Stress),既要經歷曠日持久的反修例運動,亦要面對每逢周末示威不時出現的突發事件,壓力巨大。她表示,這類壓力令人有感不可預計未來去向,容易出現抑鬱情緒,「面對如此大的壓力,焦慮症或抑鬱症患者都會出現較大的情緒反應」。

【精神健康】知多啲:因習慣麻木≠因抑鬱麻木
曾繁光(資料圖片)

精神科專科醫生曾繁光表示,綜合外國及相關研究,當人經歷創傷事故後的4至6個月,大多會漸漸適應,恢復正常生活;但有一成多人事後仍不能適應,繼而患上焦慮症、抑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他指出,高危群組包括長者、年幼人士、家族中有情緒病史的人士等,「(以是次反修例事件來說),我預計聖誕節前後或農曆新年期間,會有較多人出現精神疾病徵狀,需要求助」。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