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知多啲:幼兒期起分享喜與憂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情感教育需要由幼兒期開始培養。在家中可建立「分享心情」時段,每人輪流講述當天發生的開心或不開心事。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要以身作則,透過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讓孩子知道即使是父母,也能開放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在大家互訴心聲之後,也學習彼此鼓勵、讚賞和安慰。這樣,孩子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也會樂意跟父母和家人表達和分享感受。

另外,家長緊張孩子的學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過分的保護,或過分緊密的監督,會令孩子失去自理、自律學習的能力,變成過分依賴父母或補習教師協助,失去管理自己學業的信心。到父母有一天真的要「放手」,孩子就變得更無助。

趁還「輸得起」 放手摸索

孩子從小學中段就應該學習獨立處理自己的功課和學業,家長從旁協助和指引已經足夠。多讚賞、多鼓勵,接納孩子需要時間揣摩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接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不完美。這些訓練遠比因家長的緊密監督而令孩子有「不容有失」的學業成績更珍貴。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律和抗逆能力。趁孩子還小的時候,還可以輸得起的時候,就讓他們透過生活中的不同實驗,建立自己的讀書方法,培養情緒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從而建立有自信的人生。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2/27bf1cdca3e4976fa6c24c87fc3c9fcd.jpg從小培養——情感教育應由幼兒期開始培養,父母要以身作則,透過語言表達自己心情。(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資料圖片);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