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這病症在過去經常聽聞,近年卻少了報道,原因並非患病的人數減少,而是被分類更仔細的情緒病所取代。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神經衰弱是較舊的醫學名詞,美國最新的診斷手冊已經刪除此病名,並按徵狀及情况分為不同的情緒病,以便針對治療。
麥永接說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盛行以鎮靜劑治療神經衰弱,本來療效不俗;但後期發現有上癮問題,而且治標不治本,現時已改為使用針對的藥物及心理輔導。有患者擔心神經衰弱或情緒病會惡化成為思覺失調,但麥永接強調,後者是因為思想及感覺上與現實世界脫離,而神經衰弱或情緒病的病因跟患者的現實生活有一定關連,所以兩者完全不同,並不會由神經衰弱演變成思覺失調。
至於治療方案,現在會根據病情的輕重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
輕微:運動、深呼吸、改變思維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