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問:乙肝孕婦產後,還需要定期覆診嗎?
答:早前香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受訪的乙肝攜帶孕婦中分別有86.4%和52.6%,在懷孕中途及產後沒有定期為乙型肝炎覆診。
乙肝攜帶孕婦無論在懷孕期間抑或是產後,都應該定期覆診。在懷孕期間,乙肝病毒指數高的孕婦應接受抗病毒治療,以減低垂直傳播風險。但很多孕婦覺得乙肝對懷孕沒有特別大影響,忽略了常規檢查。但其實不論是否懷孕,乙肝攜帶者患上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風險都較高,所以應該定期接受抽血、肝酵素、超聲波等檢查,監測肝臟情况,一旦發現早期病徵,及早接受藥物治療可延遲併發症出現。
毋須提早驗提早食藥
問:為降低嬰兒感染風險,孕婦應否盡早檢測乙肝病毒指數?盡早用藥?應否在懷孕前服用抗病毒藥?
答:研究顯示,病毒指數在整個妊娠期內變化不大;因此,孕婦可在懷孕第12至14周檢驗病毒指數,或者待第28周時檢驗亦可。文獻指出,在28周開始服食抗病毒藥已可將傳播風險降至接近0%,所以不用先服食抗病毒藥才準備懷孕。再者,未知什麼時候能懷孕,長期服藥就不太划算了。
剖腹順產 感染風險相若
問:孕婦若是乙肝攜帶者,剖腹產還是順產好?
答:胎兒感染途徑,估計可經胎盤傳送,或在抽羊水檢查時感染;另外,大多數是在分娩時接觸到母親分泌而感染。乙肝病毒存在於陰道分泌,理論上經陰道生產,嬰兒就有可能受感染。不過,只要新生兒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和注射免疫球蛋白,即使是病毒指數較高的乙肝孕婦,無論剖腹產還是順產都不影響嬰兒感染風險。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