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34%失胎夫婦現抑鬱情緒  哀傷持續影響夫婦關係  倡生育史納輔導評估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研究發現,有54%曾失去胎兒的夫婦經歷複雜哀傷,需要轉介心理輔導,亦有34%夫婦經歷中度至重度抑鬱情緒。研究團隊建議臨牀輔導應將生育史納入常規評估,並鼓勵夫婦互相分享失落情緒。

研究:34%失胎夫婦現抑鬱情緒  哀傷持續影響夫婦關係  倡生育史納輔導評估
香港大學研究發現,有54%曾失去胎兒的夫婦經歷複雜哀傷,需要轉介心理輔導。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黃蔚澄(中)建議失胎夫婦共同面對和處理情緒。(港大提供)


相關閲讀:【抑鬱症】慎防壓力、焦慮爆煲 學會突破情緒困境 微笑化危機 關注精神健康


港大研究:34%失胎夫婦現抑鬱 3成一年後症狀仍在

港大於去年9至10月通過社區網絡和社交平台,邀請246對曾經失胎的夫妻接受網上問卷調查,受訪者年齡中位數為37歲,九成已婚。研究發現,54%受訪者出現複雜哀傷,34.2%夫婦出現中度或以上抑鬱症狀;在失胎一年內有46.5%夫婦出現中度或以上抑鬱症狀,而在失胎一年後仍有31.4%夫婦有相關症狀。

研究:34%失胎夫婦現抑鬱情緒  哀傷持續影響夫婦關係  倡生育史納輔導評估
有研究發現,34%失胎夫婦出現中度至重度抑鬱情緒。(pexels)

相關閲讀:【懷孕準備】 產後抑鬱或是憂鬱? 家人關懷、及早治療勿輕視 8個主要徵狀和8個預防小貼士


哀傷反應持續影響夫婦關係 倡生育史納輔導評估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黃蔚澄建議在臨牀評估和輔導過程中,除留意抑鬱症狀,應將生育史納入常規評估,並關注失胎夫婦哀傷反應。黃指部分失胎伴侶的哀傷會持續,若無妥善處理,可能影響個人情緒健康,甚至夫婦關係。黃建議失胎夫婦共同面對和處理情緒,保持開放和誠實,並容許自己表達脆弱和不安。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