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逾36%患者為65歲或以上長者,3日內有3名長者死亡。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籲未來一兩周長者盡量勿外出。另外,伊利沙伯醫院A6病房繼同病格有3名女病人染疫,該病房昨多一名居於慈雲山的病人服務助理初步確診,院方初步調查相信她與院內感染群組無關,但該職員昨午曾上班,曾接觸病人及職員人數暫不明。
確診慈正邨婦 曾赴教會與教友共膳
本港昨多19宗確診,累計升至1588宗確診及1宗疑似,另有37宗初步確診。14宗本地個案中一半源頭不明,包括一名慈正邨49歲家庭主婦,潛伏期曾到教會並與教會朋友共膳。
伊利沙伯醫院A6病房首名確診的92歲婦7月12日凌晨入住,同晚對病毒呈陽性。同病格窗邊病牀77歲婦前日確診,首名確診婦對面牀的64歲癌症女病人亦初步確診。院方為62名曾接觸患者的醫護檢測,暫30人呈陰性。
病房助理曾休假料無關群組 昨有上班
該病房一名病人服務助理昨對病毒呈陽性。伊院昨晚稱該職員7月10至14日沒返醫院,7月12日因上呼吸道感染徵狀到急症室,首次對病毒呈陰性,昨午上班並自願檢測,結果呈陽性。據該院初步調查,首名確診婦7月12日入院,即院內出現感染個案期間該職員正休假,相信她與院內感染群組無關,未有證據顯示她工作期間感染院內病人。
張竹君說,曾與第二名確診的77歲婦在佛教醫院同一病格的一名女病人,出院後返紅磡寶其利街的文化村專業護理安老院,獲安排住單人房隔離。文化村表示,收到佛教醫院通知後即時將負責照顧該院友的兩名員工隔離,昨收到伊院通知稱該院友初步呈陰性。
醫局擴闊入院篩查至高風險者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表示,會擴闊入院篩查至高風險者,包括慈雲山居民,即使入院時沒流感或新冠病毒病徵仍會安排檢測。至於會否為所有入院長者檢測,他說要視乎檢測能力,冀先集中高危群組。
有32名院友染疫的慈雲山港泰護老中心有限公司昨多一名57歲男院友初步確診。本月9日入院的90歲女院友(第1350宗)昨午在東區醫院離世,為3日內第二名離世院友。劉家獻稱她有心臟病及糖尿病,起初情况穩定,前日轉差。
7月12日確診89歲男患者(第1450宗)昨晚離世,他居於彩輝邨彩華樓,有長期病患。翻查資料,10名離世患者中8人為長者,最少5人患糖尿。劉家獻說年長及有長期病的人感染新冠肺炎後易有併發症,死亡機率較高。
自7月5日起,238宗本地個案中87人為長者,佔36.6%。張竹君提到,明白很多長者平日會外出買餸或飲茶,但希望未來一至兩周盡量留家,若要買餸可由家人或子女代勞,並呼籲家人留意長者健康,倘不適要盡早求醫。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港學童睡眠時間不足 睡眠失調影響情緒及學業 中大研AI改善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
-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稱過往治療無效 港大推無副作用保濕霜 減誘發免疫反應
- 測試2款學生鞋致癌物「六價鉻」超標 消委:腳沾濕有敏感紅疹應停穿
- 衛署: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傳播模式及控制方法相同 三級應變機制亦適用
- 基孔肯雅熱病毒病徵可持續7至10天 無特效藥 嚴重或用類固醇(醫言有理)
- 【傳染病】結核病大揭秘:潛伏期或至數十年 預防結核病你要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