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遠離創傷壓力環境 困境下倖存 重建美好生活

【精神健康】遠離創傷壓力環境 困境下倖存 重建美好生活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又一個充實而美好的周日,25歲的阿皓早上去上鋼琴課,中午和親戚飲茶、逛街,黃昏歸家跟室友一起烹調美食。歲月靜好背後,誰能想像,阿皓曾被診斷患思覺失調,多次因為自傷、重度抑鬱、幻聽而入住精神科病房,並需長期服食多種精神科處方藥?誰又知道,阿皓一度焦慮發作至無法出街,也不敢見親人?精神病,很多時是創傷和壓力下求生機制。當重建讓身心安全的環境,在朋友和專業人士支援下,患者也能重建美好生活。

重建身心安全的環境,在朋友和專業人士支援下,精神病人也能重建美好生活。(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metamorworks@iStockphoto)
重建身心安全的環境,在朋友和專業人士支援下,精神病人也能重建美好生活。(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metamorworks@iStockphoto)

 

生活中痛苦、不幸和壓力事件帶來創傷不容忽視

現實中,類似阿皓的經歷,即本身被診斷患有精神病而後來得以「康復」之案例,並不罕見。對於阿皓來講,促進他康復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搬離充滿傷痛和壓力的原生家庭,並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合租。原來,我們的生活環境,例如經濟狀况、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等,跟身心健康有很大關係。

過去普遍認為,只有天災、車禍、戰爭、嚴重暴力等重大事件,才會造成心理創傷(psychological trauma),但近二三十年很多科學研究發現,生活上很多痛苦、不幸和壓力事件也可能帶來深遠影響,而且創傷遠比我們所以為的普遍。例如,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的研究指出,童年時期遭遇肢體虐待、性侵犯、情感忽略、家庭暴力等不良經驗,與抑鬱、自殺風險、思覺失調、物質濫用,甚至癌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係。

2019年一項香港研究,分析了2010至2013年社區成年人數據,發現64.8%受訪者曾直接經歷至少一件創傷事件。試想像,在毒性壓力(toxic stress,見「知多啲」)、背叛創傷(betrayal trauma)、災難、住屋擠迫等困境下,身心健康很難不受影響。即使是思覺失調,原來復發風險也跟家庭裏表露情緒(expressed emotion)有顯著關係,家庭中不良情緒表露會增加復發風險。

20世紀初,有一個著名情感依附實驗:將甫出生幼猴與兩個「代理媽媽」關在一起,其中一個代理媽媽是絨布製成、無法提供牛奶的公仔母猴,另一個則是由鐵絲網紮成、胸口處塞有奶瓶的鐵絲母猴。實驗發現,幼猴雖然會在鐵絲母猴處飲奶,但其他時間牠都會擁抱着布公仔母猴,受到驚嚇時,幼猴也是跳到布公仔母猴身上尋求依靠。由此證明,對哺乳動物來講,身體接觸和情感依附甚至比食物更為重要。

人亦如此,與主要照顧者之間情感依附關係,對日後人格發展與社會適應能力影響深遠。當依附關係出現問題,例如父母讓孩子經歷言語和肢體暴力的恐嚇威脅,或是無視於孩童的需要,冷漠地回應等,都會造成孩童身心發展的傷害。

 

相關文章: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情緒問題 源自創傷壓力反應

除了生命早期依附經歷,創傷和壓力也在身心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腦神經科學研究證明,創傷和壓力對大腦神經會造成實際傷害。臨牀文獻指出,很多情緒或心理問題,是創傷或壓力下的反應。例如,有些人出現幻聽,原來是創傷導致人格解離(dissociation),有一些情緒、記憶彷彿不屬於自己,而那些聲音就是來自解離了的自我部分。有些人遇到環境刺激(triggers)就會突然很驚慌、憤怒,或者腦海突然湧現痛苦記憶回閃(dissociative flashbacks),這些也可能緣自過去未被處理的痛苦。

有些人從小被控制一切,沒有主動權,後來慢慢出現飲食失調和自傷行為。原來暴食和自傷,成為了他們無助人生中唯一能獲得控制感的方法。也有些藥物濫用者,因為家庭壓力,還有種種困境,使他們痛苦不已,唯有藉藥物來逃避痛苦。一個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小孩,他的身體不能逃跑,如果他沒有把痛苦記憶、情緒以至憤怒暫時屏蔽,怎樣繼續依附傷害自己的照顧者而生存下去呢?

簡言之,所謂精神病,很多時背後都有其原因和意義。雖然這是不健康的應對方法,從個人成長和社會適應角度,需時慢慢改善,但這亦是創傷和壓力下用以倖存的應對機制,不能簡單視作「大腦生病了」或「瘋了」。

父母讓孩子經歷言語和肢體暴力,或無視孩童心理需要,都會造成孩童身心發展的傷害。(設計圖片,akasuu@iStockphoto)
父母讓孩子經歷言語和肢體暴力,或無視孩童心理需要,都會造成孩童身心發展的傷害。(設計圖片,akasuu@iStockphoto)

 

自身、外力支持 提升復元力

理解精神病,需要從生理、心理、社會等多角度出發。科學證據表明,除了生理因素,環境因素同樣不容忽視。根據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的觀點,對於精神病,我們需要理解生活環境對身心的影響,明白身心對創傷和壓力的常見反應,以及深信我們從困境中復元之可能。

創傷經歷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風險因素,而對抗逆境的「復元力」則來自自身和外部環境的支持。學者指出,復元的首要基石,在於重建讓身心安全的環境,遠離持續的創傷和壓力,例如提供有支持或保護的外界環境,提供關懷、高期望和有意義的參與機會等。隨社會大衆對心理創傷和精神健康加深認識,希望更多康復者能夠跟阿皓一樣,雖然經歷創傷,但當外部環境改變了,在朋友和專業人士支援下,也能重建美好生活。

 

相關文章:【心臟病與三高】胸痛、呼吸困難?情緒引發心碎症 徵狀如心肌梗塞 嚴重可致猝死

 

知多啲:毒性壓力(toxic stress)

慢性長期的壓力,例如情感忽略、目睹家庭暴力、言語暴力等,造成倖存者長期處於戰鬥(fight)、逃跑(flight)及/或凍結(freeze,例如:感覺麻木、身體僵硬、沒法反應)等警戒狀態。若長期生活在毒性壓力下,大腦神經系統可能產生變化,進而影響個人調節情緒與理性思考的能力

 

◆ 背叛創傷(betrayal trauma)

即被一個本身依靠的人傷害

 

◆ 表露情緒(expressed emotion)

照顧者具敵意、情緒過度投入(例如:家人很容易因為事主而發脾氣,或過分保護或怪責事主)

 

◆ 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

理解、辨認創傷,利用創傷知識做回應,防止再度受創

 

文:馮康泓(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博士候選人)、崔佳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