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透過屏幕 難看表情評估情緒
另外,教師不能面對面見學生,要評估他們的情緒有一定難度。「教師對着屏幕,分開廿幾三十格,每格仔的大小幾厘米乘幾厘米,不容易察覺到學生的表情和反應。」何永雄認為,網上遙距教學令專注力較弱、支援需求較高的學生特別容易受忽略;加上每節課堂時間不多,難兼顧教學和學生的需要。「以前可在課外活動期間接觸學生,了解他們的情緒狀况,但疫情下,這些機會已不復再。」他建議教師在課堂以外,花點時間與學生網上交流,聊聊生活近况,從中了解學生的情緒。
更新教學法 增匯報分享
要留意每個學生的需要,網上教學比傳統授課更困難。不過鍾杰華表示,網上學習雖有其限制,但可以透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改善。例如為高小至中學生提供自學時間,然後在堂上匯報,由學生分享他們的看法,既可了解學習進度,亦有助評估個別學生的情緒表現。高年級學生適合小組學習,最多3人一組,並匯報討論結果。「要改變傳統教法,應給予同學多些機會分享,而教師的角色是讓他們從不同角度看觀點。」即使課室轉到網上平台,亦不能失去同學互相交流的機會。
安排朋輩互動 分享生活心情
不論幼稚園還是大學生,建立朋輩關係都很重要。鍾杰華建議,每星期至少騰出半小時讓學生在平台溝通,分享日常、功課、娛樂等話題,互相認識。「有些自由時間給同學,分享當日或該星期遇到的事情。」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以外的時間關心學生,就某些主題請他們分享,例如今天的心情、日常生活、遇到的困難等等。即使在家上學,也不要完全與同學、朋友零交流。
親子溝通:忌說「諗咁多無用」 免窒礙抒發
用心聆聽——家長可利用積極聆聽和反映式傾聽等溝通技巧,讓子女知道自己在聆聽和明白對方,再鼓勵他們尋找解決方法。(Tomwang112@iStockphoto)
【明報專訊】疫情之下,教師遙距授課,評估學生情緒有難度;父母子女一起待在家的時間多了,應要多關心子女情緒,把握機會提升親子關係。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座教授、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總監鍾杰華建議家長,可利用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和反映式傾聽(reflective listening),讓子女知道父母在聆聽和理解他,了解他的感受、困難所在;以不批評的方式回應,重述子女的意思和內容,並盡量使用他原來的情緒詞彙,然後鼓勵他嘗試解決困難,或是找同學溝通協作。在朋輩的互動過程中,加深對自己的認識,有助提高自尊心、自我概念,從而使用正面方法處理問題。
積極、反映式傾聽 引導解決問題
兒子:「我唔識做匯報啊……」
媽媽:「哦!你唔知點樣入手做匯報,所以覺得好煩係咪啊?」
兒子:「我好驚會做錯啊!」
媽媽:「你好擔心自己做得唔好犯錯。」
此時,家長可以慢慢引導他找出問題所在,以及可嘗試的解決方法。例如可以試着問:「我們會不會早點想一下匯報內容?或者挑選一個喜歡的題目去做……」
切忌說「這些很簡單!」或是「等媽咪做啦!」
若真的解決不了,家長才給予提示:「你覺得這樣做好不好呀?」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何永雄指,家長是子女重要的支持點,應該關心子女的情緒,營造有商有量的氣氛,否則當子女遇到困擾,可能寧願跟朋友甚至陌生人說,都未必會跟父母說,「這很難寄望子女在人生交叉點、重大生死關頭會跟父母說」。當子女有情緒的時候,要讓他抒發,避免一些詞句例如「唔好諗咁多,諗咁多都無用㗎啦」,反而窒礙情緒抒發。抒發過後,大家再一起找出路,讓子女知道父母支持他;但切忌從父母角度出發「點條路畀佢」。
一則新聞感想 暗藏輕生念頭
假如子女暗示或明示有輕生想法,父母不要避而不談,以為「唔講就無事」,有可能低估危機。「這些輕生想法可能一直在他腦海浮現,即使父母不談論,這想法依然存在。」何永雄舉例,子女在新聞看到有人交通意外離世,可能說:「這樣死了什麼煩惱都不用想,好似都幾好呀……」雖然不是談及子女本人,但這可能已經是一個暗示。他提醒,不要否定當事人的痛苦,亦並非要認同他以輕生來逃避痛苦的做法。先讓子女知道父母明白他的感受,之後的關懷和鼓勵更加事半功倍。若發現子女對未來「好灰暗」,感到沒有將來,就要特別小心,這是輕生者常見的心理狀况,有需要可向社工或防止自殺機構求助。
24小時防止自殺求助熱線/情緒支援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 撒瑪利亞會24小時熱線:2896 0000
-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 2255
- 生命熱線:2382 0000
- 明愛向晴軒:18288
- 利民會:3512 2626
「Open噏」網上情緒支援服務
網址:www.openup.hk
WhatsApp / SMS:9101 2012
facebook / Instagram / WeChat:hkopenup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