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青春期,本該垂直的脊柱,在青春期間突然側向變彎?原來脊柱側彎(Scoliosis)在青少年中頗為普遍,影響約2至3%的學童,嚴重會變型。必須用手術矯正嗎?有義肢矯形師表示,近年引入更貼身和輕便的新物料,配以3D打印技術製成新式的矯形腰架,既有效控制中度脊柱側彎的惡化,更可提升使用腰架的透氣和舒適度,令青少年患者更有動力長期穿戴,幫助脊骨抗「彎」!
1. 脊柱側彎在香港常見嗎?有何症狀?
養和醫院義肢矯形師梁永健(Keith)表示,我們的脊柱由7節頸椎, 12節胸椎,5節腰椎,5節骴骨和尾椎所組成。脊柱支撐身體,是軀幹肌肉的附著點,負責保護中樞神經系統。正常脊骨從背後看,應是垂直成直線,若側向一邊(C型)或向左右兩邊(S型)彎曲,均屬脊柱側彎。年老退化可以造成脊骨變形,但原來青少年的脊椎側彎亦非罕見。雖然青少年的脊椎側彎目前成因未明,但Keith指這或與青春期發育不穩定相關。青少年脊椎側彎病情可變化得很快,短短一年內,脊骨可由輕微彎曲發展成嚴重程度。
他稱,輕微的脊柱側彎一般不會對患者造成太大影響,但當側彎逐漸惡化至嚴重程度,不單影響外觀,更有可能壓迫和影響心肺功能,引發相關後遺症。隨着社會對脊柱側彎的認知增加,加上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亦涵蓋脊柱側彎檢查,有助學童及早發現及處理。
脊柱側彎常見症狀:
- 站立時背部呈C或S型彎曲
- 向前彎腰時,背部左或右邊會凸起
- 肩膀高低不一
- 左右肩胛骨不對稱地凸出
- 腰部左右不對稱
- 臀部高低不一
2. 何謂輕微或嚴重的脊柱側彎?主要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青少年脊柱側彎多在青春期開始浮現,若能及早發現,治療過程或可縮短,效果亦會較理想。Keith指出,脊柱側彎可以根據彎曲或傾側的角度分為3級:
0至20度:屬病情輕微,可以透過物理治療控制脊柱彎曲的情况;
20至45度:屬中度病情,可以透過每日穿戴矯形腰架,再配合物理治療,有效阻止側彎加劇;
超過45度:屬於嚴重病情,只能以手術矯正脊骨。
相關閲讀:坐骨神經痛勿忍:微創脊椎減壓手術 +「加速康復」評估 24小時出院減併發症
3. 矯形腰架如何改善脊柱側彎?每日的使用時間及成效?
Keith稱,矯形腰架的主要作用是以外力鞏固和支撐脊骨,以阻止側彎繼續惡化至需以手術干預的程度,療程一般需1至3年。「矯形期間,患者應每日穿戴腰架22至23小時, 僅在洗澡及上運動課等情况才可除下。穿戴時間愈長,對脊骨帶來的效果愈理想,若經常除下腰架,或影響成效。」
Keith強調,腰架的設計和承托力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側彎類型和需要而度身訂製,因此每個腰架都不盡相同。「雖然青少年成長速度快,但一般只需配製一個腰架已足夠完成整個療程。」
4. 採用3D打印技術的矯形腰架,跟傳統腰架有何分別?對患者帶來什麼好處?
傳統腰架需要先做石膏模具,然後以聚乙烯物料(PE)度身製成,物料厚度約有6毫米,故有一定的重量;物料也不透氣,夏天時穿戴會比較悶熱;調校帶設於背部,除戴時或需要協助。「由於傳統腰架受限於其彈性和厚度,穿戴起來即使有校服或外衣遮蓋,都會容易讓人察覺。加上夏季時,穿戴後容易出汗,難免令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患者產生抗拒。」
新型腰架則是以3D 打印技術、尼龍物料製成,重量較傳統腰架輕三分之一,一般約重0.6公斤;厚度則約2至3毫米,加上腰架的物料可以開更多氣孔,增加透氣度;調校帶亦設在前方,患者很容易就能自行調整及除戴。「目前用家回饋正面,樂見大部分患者均能長時間穿戴,而不是將腰架擱置一旁,導致無法控制甚至加劇脊柱側彎的病情。」
相關閲讀:養和調查:九成受訪者脊椎痛症影響生活 長者坐骨神經痛比率增 白領背頸痛佔多
矯形腰架配合適量運動 有助長遠守護脊骨
Keith提醒,矯形腰架的作用並非令已彎曲的脊骨回復挺直,而是阻止側彎進一步惡化,讓患者可以毋須手術干預,都可以改善脊骨狀况,並維持正常生活。因此,愈長時間穿戴,對矯形成效會愈加理想。
「矯形腰架僅屬『臨時』輔助,肌肉才是『長久』的,建議患者在穿戴矯形腰架的同時,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例如游泳,有助提升肌肉力量,長遠鞏固脊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