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腎石會逐漸增大,若未能排走便會卡在輸尿管,引發腎絞痛。
(網上圖片)
相關閲讀:【腎石】腎結石致腰背疼痛 注意兩大成因 體外衝擊波碎石助解困局(附:減低腎石風險5個Tips)
預防腎結石 從改變飲食習慣開始
因此,避免上述物質在尿液中濃度過高,便是預防結石的不二法門。病人能從飲食習慣上下工夫,包括:
1. 攝充足水分 注意流汗
每天飲用足夠水分(建議一日進水量不少於2.5至3公升),可稀釋尿液中的礦物質及確保排尿量足夠,避免礦物質積聚,降低結石形成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不要低估流汗的影響!人體會因流汗失去水分,此時可能會減少排尿量。所以在運動或大量出汗時一定要多飲水,確保身體能產生足夠的尿液。
2. 均衡飲食 按結石類型有不同
根據不同的結石類型,醫生或營養師會有具針對的飲食建議。
•草酸鈣及磷酸鈣結石(最常見)
草酸鈣存在於許多食物中,少吃一些含有高草酸鈣的食物,包括果仁、菠菜、紅菜頭、士多啤梨、朱古力和濃茶等,能減少草酸鈣結石的形成。
坊間有傳,「吸收鈣質會生腎石」,事實正好相反。要預防尿路結石復發,應增加食物中的鈣質攝取量。建議在一餐中同時攝取含鈣食物(如牛奶、乳酪或豆類)和含豐富草酸的食物,令兩者更有可能在進入腎臟之前在胃和腸道中結合,從而減少腎結石的形成。但切記毋須服用鈣片補充,因鈣攝入量不是愈多愈好,要適可而止。
病人也應避免服用大劑量維他命C補充劑,以免在體內轉化成草酸鈣;亦不要誤信網絡傳說:「飲汽水可以溶解腎石」,因碳酸飲料含有磷酸,反而會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
•尿酸結石
少肉多菜的飲食習慣能有效預防此類結石。紅肉、內臟、貝殼類及酒精飲品均含有大量嘌呤。攝入高嘌呤會增加尿酸產生,尿液中高酸濃度會使尿酸結石更容易形成。故減少動物性蛋白質(每日上限為5至6両肉),多吃水果和蔬菜,有助降低尿液的酸度,預防尿酸結石。
3. 減少鹽分攝入 避免加工食物
過多鈉質會導致尿液中鈣的流失。鈉和鈣在腎臟中共用同一種轉運代謝方式,因此如果攝入高鈉食物,會增加鈣在尿液中的濃度,形成結石。故建議病人避免進食高鹽分食物,如加工食品、快餐、薯片和罐頭等。
除改變飲食習慣外,按醫生建議定期監測檢查,也是預防尿路結石復發的關鍵。
相關閲讀: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文:敖章鐘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醫路同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