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痛病者年輕化 坐視可致慢性痛症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腰背痛不止常見於老人家,年輕人姿勢不當,也有可能中招。九龍中聯網物理治療部發現,腰背痛病患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在2016至17年所接收的4000宗新症中,有10%至15%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更出現14、15歲的患者。有物理治療師提醒巿民,若腰背痛處理不當,可變成慢性痛症(即疼痛期持續3個月以上),嚴重影響病人生活,並可能帶來情緒困擾,呼籲患者盡早求醫。

九龍醫院高級物理治療師梁嘉倫表示,年輕人腰背痛成因多與坐姿、站姿不當(如寒背)、長期用電腦久坐不動,及書包或背囊過重有關。梁說不少人對腰背痛掉以輕心,一開始感到腰骨痠軟,往往認為是工作疲勞所致,慢慢地久坐或搬重物也有痛感,甚至「瞓覺都痛醒」,拖延數月或數年才求醫。

嚴重可影響神經組織 或要開刀

他提醒巿民,嚴重腰背痛可影響神經組織,導致下肢無力、麻痺,有可能要接受手術防止惡化,64歲的王女士就是個案之一。

王女士患上腰骨痛超過10年,當時任職家務助理的她,需要經常不斷重複同一個動作,時常腰骨痠痛,起初只靠自行食藥或塗藥膏止痛,兩年後開始感到下肢乏力麻痺,其後求醫被確診脊椎管狹窄症(Spinal Stenosis)。該病成因包括椎間盤突出、不尋常的骨質增生,壓迫到脊椎神經導致下肢刺痛麻痺,醫生曾建議王女士做手術為脊椎神經「減壓」,惟她憂慮手術風險,輾轉之下在4、5年前到九龍醫院物理治療部求診。

改變生活習慣 長遮當拐杖

王女士說,梁嘉倫教她改變生活習慣,如出街用長雨傘當拐杖借力、購物時「拉車仔」等,經治療後現時情况大有改善,暫時毋須接受手術,更由最初痛到「連門都不想出」,至去年更出遠門到台灣、日本旅遊。

梁嘉倫強調,除了痛症紓緩治療(如電療),物理治療師更會多管齊下,如教病人做適當運動(見圖),更會由心理入手,鼓勵病人正面克服痛症,「將病人由谷底拉回來」。當然,糾正病人日常不良姿勢才能徹底紓緩痛症,「若陋習不改,痛症仍會再出現」。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1/6b47171da13a850b2a15bdfe22dddfe0.jpg;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