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敏食物】研究:鑑定11種蟹致敏原 首發現皇帝蟹獨有MDH 冀免不必要戒口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對海鮮敏感困擾不少市民,日常飲食受到影響。中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系統性地鑑定出11種蟹致敏原,當中8種是首次發現,包括揭示皇帝蟹有一種獨有致敏原「蘋果酸脫氫酶」(MDH)。研究團隊指部分致敏原在不同品種的食用蟹具特異性,導致現時的檢測方法不準確,長遠冀利用研究所得推動食物敏感的精準診斷,透過測試個別致敏原,驗出患者對何種蟹過敏,以免不必要地戒口。(編按:有學者建議,尤其濕疹和鼻敏感患者,首一兩次進食各類蝦蟹時,都宜先淺嘗小量,確保沒有過敏反應才繼續進食。)

蟹屬第二大致敏食物  中大鑑定11種蟹致敏原

蟹是僅次於蝦的第二大致敏食物,全港約0.2%人口對蟹過敏,患者吃蟹後輕則出疹、口眼腫脹,重則呼吸困難、頭暈,甚至休克。中大兒科過敏症團隊分析花蟹、藍花蟹、青蟹、松葉蟹、大閘蟹和皇帝蟹,合共6個品種的蟹鉗肉,以及64名蟹過敏患者的血清樣本,最終鑑定出11種蟹致敏原。

首發現皇帝蟹獨有致敏原MDH  可免患者不必要地戒口

常見於各種蟹的主要致敏原中,部分有「交叉作用」,代表患者一旦對該致敏原過敏,就會對蝦、蟹、帶子、蠔等所有甲殼類和貝類食物起過敏反應。亦有致敏原在不同蟹類具有特異性,只會導致患者對個別品種的蟹過敏,例如「血藍蛋白」(HC),估計是由蟹類複雜的演化過程導致。

現時檢驗蟹過敏的試劑中,致敏原並不齊全,只能找出對松葉蟹的過敏反應。有患者一向對蝦、蟹無過敏反應,皮刺測試亦顯示對蟹敏感呈陰性,但早前到韓國吃醬油蟹時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分子檢測結果顯示,她對花蟹的HC過敏(見下稿)。

今次研究亦首次鑑定出一種皇帝蟹獨有的致敏原。皇帝蟹只有8隻腳(連兩隻鉗),與其他有10隻腳(連兩隻鉗)的「真蟹」不同,團隊研究兩者引起的過敏反應差異,首次發現一種皇帝蟹獨有的致敏原「蘋果酸脫氫酶」(MDH);而真蟹即使亦有MDH,都只引起極小過敏反應。團隊隨後在世衛和國際免疫學聯盟致敏原命名資料庫,為皇帝蟹的MDH註冊。


相關閲讀:八大高致敏食物 愈早奉行多元化飲食 有助改善食物過敏機會


專家倡濕疹、鼻敏感患者淺嘗蝦蟹 確保無過敏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衛懿欣強調,研究結果顯示蟹過敏具特異性,反應按品種而異,但食物致敏風險受多項因素影響,不代表進食皇帝蟹比其他蟹類的風險高。

中大醫學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梁廷勳稱,研究結果有助研發更精準的過敏診治方案,例如針對個別致敏原的測試,以免患者不必要地戒口,影響營養攝取和生活質素。由於人體多數在第二次接觸致敏食物後,才會產生過敏症狀,梁建議市民,尤其濕疹和鼻敏感患者,首一兩次進食各類蝦蟹時,都宜先淺嘗小量,確保沒有過敏反應才繼續進食。

研究在今年歐美兩個國際過敏大會獲頒「摘要獎項」,並在權威過敏科國際醫學期刊《過敏》(Allergy)發表。

個案:分子診斷助女生發現花蟹過敏

17歲的周小姐有鼻敏感和濕疹,1歲起對多種魚類敏感,進食後會皮膚痕癢、出疹和腹瀉,但對蝦、蟹等貝類海鮮無過敏反應。她早前到韓國旅行首次吃小量生章魚腳和醬油蟹後出現嚴重過敏徵狀,幸及時注射腎上腺素。昔日敏感評估顯示她對「混合貝類」呈陰性,中大團隊事後為她檢驗對每種蟹致敏原的過敏反應,發現她對花蟹、藍花蟹和大閘蟹的「血藍蛋白」過敏。

周小姐外出用膳時會向侍應查詢菜式食材,避開魚類食物,並會帶備應急藥。她憶述兩個月前到韓國旅行,首次進食小量生章魚腳和醬油蟹,不料十分鐘內出現嘴唇腫脹、喉嚨阻塞及頭暈等嚴重過敏徵狀。她趕回酒店,注射醫生處方的腎上腺素「救命筆」,幸短時間內緩解徵狀。

周小姐2021年到中大接受過敏評估,皮刺測試顯示對「混合魚類」和三文魚試劑過敏呈陽性,但對「混合貝類」呈陰性。中大團隊上周再為她做血液IgE抗體測試,發現對蟹同樣呈陰性,臨牀上可建議進食蟹類。

團隊於是再為她的血液樣本做分子診斷,檢驗對每種蟹致敏原的過敏反應,發現她對花蟹、藍花蟹和大閘蟹的「血藍蛋白」(HC)過敏,而她吃的醬油蟹正是花蟹。由於HC多見於蟹膏,團隊建議她避免吃蟹膏,但仍可食用其他品種的熟蟹肉。


相關閲讀:濕疹vs.蕁麻疹 成因、徵狀、治療不盡相同 找出致敏原 有望跟皮膚敏感說拜拜


學者:現試劑漏致敏原未完善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衛懿欣解釋,目前市面上的診斷測試因應西方飲食習慣,只能找出對松葉蟹的過敏反應,而製備試劑的方法亦會遺漏重要致敏原,並不完善。因此她說貝類過敏患者需使用特定致敏原做分子診斷,方可得知其對特定食物的過敏情况;今次研究項目的長遠目標是將致敏原IgE抗體的特異診斷普及化,以改善海鮮過敏的臨牀管理。

【致敏食物】研究:鑑定11種蟹致敏原 首發現皇帝蟹獨有MDH 冀免不必要戒口
中大醫學院團隊首次鑑定出一種皇帝蟹(圖中)獨有的致敏原。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榮休教授朱嘉濠(左)稱,皇帝蟹由寄居蟹的祖先演化而來,只有8隻腳,有異於螃蟹的10隻腳,使兩者的生物蛋白結構及致敏原都有分別。圖中為中大醫學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梁廷勳。(蘇柏軒攝)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