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食物及衛生局昨書面回覆立法會質詢透露,截至本月初,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院友接種新冠疫苗的接種率為5%,員工接種率為49%。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計劃開展4個月,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只有5%院友已打第一針。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表示,院友和家屬最初擔心有副作用而不願打針,近期社會整體接種率回升,但沒機制讓院舍再報名外展打針。疫苗接種計劃專責工作小組成員林正財則稱,院舍可隨時要求外展打針,稍後會再透過衛生署、醫管局等到院舍了解情况及解答疑問,也會諮詢專家新冠疫苗能否和流感針一起打,盼提高院舍接種率至八成,否則若社區有群體免疫、但院舍接種率低,對院舍或更危險。
相關文章:接種兩劑科興或BioNTech疫苗反應對比 專家分析不接種、推遲注射第二劑意見
本港院舍5%院友接種首針 員工接種率約49%
食物及衛生局昨書面回覆立法會質詢透露,截至本月初,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院友接種率為5%,員工接種率為49%。陳志育表示,院舍外展計劃在3月開始時,因有不少關於打針後入院、死亡的報道,僅一兩成院友願打針,當中獲醫生評估適合打針者不足十分之一,故參與人數很少。他說,近期社會整體接種率回升,相信會令院友和家屬放心,原本不打針者或會回心轉意,但沒機制讓院舍再次報名參與外展打針。
至於院舍員工,陳志育說希望提高接種率至七成以上,業界計劃推出抽獎鼓勵員工打針,獎品總值超過100萬元。
林正財:院友接種率「超低」 將到院舍講解
本身是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的林正財表示,院舍隨時可「舉手」要求外展打針,相信是溝通不清晰而令業界以為不能再報名。他認為現時院友接種率「超低」,稍後計劃透過衛生署、醫管局和社福機構到院舍了解院友不打針原因,並多解說,也會諮詢專家新冠疫苗能否和流感針一起打,盼提高接種率至八成。
據疫苗專題網站數據,70歲或以上長者人口約有95萬,林正財說,雖然長者不是影響本港群體免疫的「關鍵少數」,但若社區達群體免疫,社交距離會放寬,但打了針者並非不會感染,只是沒病徵,若院舍接種率低,病毒或更易隨無病徵者進入院舍。
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原本計劃到一間有數十人的院舍外展打針,但最終沒人報名,因外展計劃展開初期「(市民認為打針)好似好危險」。他說,其後該院舍有約一半員工和個別院友到其診所打針,會考慮再詢問院舍是否需外展打針。
社署回覆本報查詢稱,署方2及4月去信院舍徵詢院友、家屬及員工會否參與外展打針安排,截至6月28日,有1141名院友和177名員工透過外展安排已打最少一針。署方又稱,任何院舍如對外展安排有查詢,可致電院舍電話3577 8130。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養和研究:接種BioNTech復必泰疫苗後9成抗體呈陽性 較科興疫苗多
何栢良:指部分人或沒抗體 倡補打
另外,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稱,並非全部人接種新冠疫苗後都會產生抗體,尤其曾接受器官移植、骨髓移植、需長期洗腎、患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以及患骨髓瘤等血液科疾病的患者。他認為,醫生應建議上述的人接種後驗抗體;港府亦要在政策上作安排,為接種後沒抗體的人補打第三針。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港學童睡眠時間不足 睡眠失調影響情緒及學業 中大研AI改善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
-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稱過往治療無效 港大推無副作用保濕霜 減誘發免疫反應
- 測試2款學生鞋致癌物「六價鉻」超標 消委:腳沾濕有敏感紅疹應停穿
- 衛署: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傳播模式及控制方法相同 三級應變機制亦適用
- 基孔肯雅熱病毒病徵可持續7至10天 無特效藥 嚴重或用類固醇(醫言有理)
- 【傳染病】結核病大揭秘:潛伏期或至數十年 預防結核病你要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