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今年初爆發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間,血氧計一度成為市民追捧的醫療產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血氧計所顯示的血含氧量只是監察身體狀况的其中一個參考指標,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或出現誤差,例如手太冰冷或太濕、指甲太長、手震或心律不正/心房顫動患者,均會影響血氧計準確度,消費者不能只依賴血氧計數值作健康指標。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血氧含量跟新冠病毒有何關係?了解低血氧4個徵狀 注意長者、兒童出現「隱形缺氧」解讀血氧機數據
消委會提醒:5個因素或影響血氧計準確度 手太冷太濕指甲長心房顫動患者不宜用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消費者選購血氧計時可參考衛生署「醫療儀器行政管理制度」下的表列產品,亦可透過產品說明書、標籤,分析血氧計是否屬於醫療使用。
消委會指出,衛生署2004年開始推行上述自願制度,安全、品質及性能方面符合要求的產品會獲表列,目前有超過20款血氧計獲表列,但制度採用將近20年,本港現時並無特定法例規管指式脈搏血氧計在內的醫療儀器,消委會認為應引入法例嚴格規管,保障醫療儀器質素。
消委會又提醒消費者,血氧計所顯示的血含氧量只是監察身體狀况的其中一個參考指標,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或出現誤差,例如手太冰冷或太濕、指甲太長等,均會影響血氧計準確度,消費者不能只依賴血氧計數值作健康指標。可能影響血氧計準確度的5個因素如下:
1. 指甲太長或塗了指甲油
2. 手太冰冷、太濕
3. 量度時說話或手震
4. 夾上手指頭後太鬆或不穩
5. 心律不正或心房顫動患者未必適合使用
相關文章:【心臟病與三高】心房顫動無先兆 心跳可達200下?隨時致中風 治療康復添變數(預防必做的5個任務)
1款血氧計標籤資料遺漏 消委倡立法規管
消委會今年4月檢視3款市面上的指式脈搏血氧計,發現其中一款血氧計標示有衛生署醫療儀器科的編號,與署方網頁上的產品名稱不對應,僅本地負責人的公司名稱相同。衛生署回覆本報查詢稱,涉事產品於「醫療儀器行政管理制度」的表列型號為「FS20D」,製造商為「Hunan Accurate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初步調查顯示事件涉標籤資料遺漏,但不涉產品安全問題。
(消委報告)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