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今年初爆發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間,血氧計一度成為市民追捧的醫療產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血氧計所顯示的血含氧量只是監察身體狀况的其中一個參考指標,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或出現誤差,例如手太冰冷或太濕、指甲太長、手震或心律不正/心房顫動患者,均會影響血氧計準確度,消費者不能只依賴血氧計數值作健康指標。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血氧含量跟新冠病毒有何關係?了解低血氧4個徵狀 注意長者、兒童出現「隱形缺氧」解讀血氧機數據
消委會提醒:5個因素或影響血氧計準確度 手太冷太濕指甲長心房顫動患者不宜用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消費者選購血氧計時可參考衛生署「醫療儀器行政管理制度」下的表列產品,亦可透過產品說明書、標籤,分析血氧計是否屬於醫療使用。
消委會指出,衛生署2004年開始推行上述自願制度,安全、品質及性能方面符合要求的產品會獲表列,目前有超過20款血氧計獲表列,但制度採用將近20年,本港現時並無特定法例規管指式脈搏血氧計在內的醫療儀器,消委會認為應引入法例嚴格規管,保障醫療儀器質素。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