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今流行「瘦身」,認為苗條的身材就等於美麗和健康。尤其夏天已到,很多人會尋找快速減肥的捷徑,例如服用減肥產品,希望盡快瘦身穿短衫短褲。然而,市面上減肥產品五花八門,包括健康補充品、減肥咖啡、減肥茶等,有些產品更可能含有未標示或禁用成分,可引起不適及嚴重副作用。其實,食減肥產品瘦身是否值得?市民應怎樣選擇?
在2014至2018年,衛生署共接獲99宗與服用減肥產品相關的中毒個案。受影響人士介乎15至54歲(年齡中位數為26歲),當中97人為女性(98%)。最常見中毒病徵為精神徵狀(47宗個案,47.5%),例如幻覺和妄想;其次是心血管系統的病徵(32宗,32.3%),包括胸口不適和心悸等。其他徵狀包括頭暈、癲癇、甲狀腺功能異常、電解質失衡等。99名受影響人士中,86人(86.9%)需入院接受治療,3人(3%)更需入住深切治療部。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個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不排除有些病人因不同原因而沒有求診。
西布曲明 增心血管病風險
99宗個案中,不少是同一時間服用多於1種產品。調查過程中,86宗(86.9%)個案能提供剩餘減肥產品樣本作進一步化驗,而所有樣本皆驗出含有未標示或被禁用的藥物,包括西布曲明(56宗,56.6%)、瀉藥成分(47宗,47.5%)、利尿劑(29宗,29.3%)及動物甲狀腺組織(25宗,25.3%)等。
以上幾種藥物,可對身體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西布曲明可抑壓食慾,但由於可導致嚴重心腦血管副作用,包括血管擴張、心律不齊、高血壓、心肌梗塞及中風,因此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自2010年11月2日已取消所有含西布曲明的產品註冊。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