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武漢爆發不明肺炎,本港公立醫院至昨日暫接獲3名曾到武漢的發燒病人,全已退燒且無嚴重肺炎,兩人已出院。醫管局至昨午12時向衛生防護中心呈報3宗曾到武漢的發燒個案,均沒報稱到過當地街市、已退燒且無嚴重肺炎,一人仍在瑪嘉烈醫院留醫,其餘大埔那打素及屯門醫院病人已出院。
屯院周二(12月31日)收到的上呼吸道感染女病人,初步化驗對SARS、流感及禽流感呈陰性反應。據悉病人30多歲,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患者樣本)對禽流感、豬流感等20多種病毒呈陰性」,市民毋須擔心。
未明病因已出院 專家:未必關連武漢個案
對於未找出病因已出院,中大呼吸系統學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病人鼻液找不到病毒、亦無去過相關市場或肺炎病徵,與武漢肺炎個案未必有關,而病人無肺炎又退了燒,傳染他人風險低,無必要留在院。
據悉,醫管局昨召開傳染病及緊急應變中央委員會,決定病人若退燒、徵狀退或排除感染特定病毒便適合出院。另據悉,有女病人昨早到將軍澳醫院急症室求醫,報稱曾到武漢,但無發燒,臨牀診斷後不屬須呈報個案。
港府昨舉行跨部門會議後,食衛局長陳肇始強調,本港至今無發現武漢相關嚴重肺炎個案,但香港會「嚴陣以待」加強港口健康監察,包括在機場加裝紅外線熱像儀,專為武漢來港乘客檢查體溫,有需要會隔離和檢測,會每日公布加強監測下的個案數字。
現時醫生如發現曾到武漢街市或海鮮市場的病人出現相關病徵,須向衛生防護中心呈報。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現標準是根據目前的資料制定,會留意有無需要修訂;並表示有向內地要求提供更多資料,但目前資料不是十分足夠,例如武漢肺炎個案的病因。
防護中心:有向內地索取 惟資料仍不足
對於應否上機或上車檢疫,袁國勇認為「做得愈盡愈好」,但涉物流安排,「當年中東呼吸綜合症的韓國個案曾一人傳百人,今次疫情真要小心處理」。許樹昌認為,機艙空氣流通差,在機上檢查未必最好,有需要時在閘口為乘客做健康問卷和體溫檢查更適合。
當局昨未就不明肺炎疫情作進一步通報,但爆發源頭華南海鮮市場戒備升級,執勤人員幾乎人人戴N95口罩。
袁國勇:人傳人與否 要視乎有否出現家庭及醫護群組個案
對於內地會否出現社區爆發,袁國勇表示,需進行詳細流行病學追蹤才能判斷,曾去街市的病人可將病毒帶到街市外,其他人接觸到病毒便會感染,人傳人與否要視乎有無出現家庭及醫護群組個案,暫無法判斷。
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學講座教授許樹昌稱,冬季呼吸道病毒,如流感、副流感、合胞病毒等一般很活躍,感染者均會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病徵上難分辨,他認為不代表武漢當地疫情已擴散。許樹昌表示,如當地感染宗數急速上升,又發現有醫護人員或病人家屬受感染,而他們感染的病毒基因排序一樣,就可確定有人傳人。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專題系列文章
- 【腦癇症】機械臂微創手術確認癲癇病源 免開顱更精準 手術時間減半
- 【罕見病】子7歲確診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 活動能力漸失不自怨 母:他是我老師
- 【Monday Blues】研究:在職與否焦慮星期一引發皮質醇高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風險
- 【躁鬱症】研究:鋰劑可安全應用於躁鬱症治療 副作用發病率低
- 中風病人無法吞口水 以「內窺鏡吞嚥練習」 兩月可拆胃喉
- 醫生:肺癌破壞肺結構致功能受損 一旦感染可致急性呼吸衰竭
- 慢病共治逾13萬人接受「三高」篩查 四成確診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
- 首間婦女康健服務「樂妍站」提供子宮頸癌和乳癌篩查 64歲或以下須先做會員
- 日本百日咳持續蔓延 今年至今感染人數已達去年全年5倍
- C組輪狀病毒港首見 或致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症狀 袁國勇:避食未煮熟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