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本港輪候換心患者數目趨增,每年約有50人等換心,但捐贈的屍心卻供不應求,去年僅得8宗心臟移植手術,是2011年後最低。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說,連同運用「器官護養系統」(Organ Care System, OCS)的心臟移植個案,今年暫有3宗心臟移植個案,他擔心若秋冬季本港再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令今年心臟移植個案繼續處於低位。
秋冬再爆發疫情 或無器官移植手術人手
據瑪麗醫院數字,近年本港等換心人數趨增,2009年僅5人輪候,2019年增至54人輪候。心臟移植手術宗數則未見大幅上升,2019年全年共有8宗,較2018年17宗大幅減少,亦是8年來新低。
區永谷表示,連同最新一宗運用OCS的移植手術,今年至今共有3宗心臟移植手術。他又說,今年本港面對疫情衝擊,雖然近月醫院仍能做器官移植手術,但擔心疫情在今年秋冬會惡化,大量醫護要抗疫,屆時將沒足夠人手,加上要考慮感染控制,醫院亦未必適合做器官移植手術,今年心臟移植個案數目或會繼續處於低位。
上月完成亞洲首宗移植 病人翌日除呼吸機
港島西醫院聯網引入可令屍心保持跳動的「器官護養系統」,讓心臟可在體外保存長達10小時,且以往不被採用的「邊緣功能心臟」也可用作移植。該院上月成功完成亞洲首宗運用該系統的心臟移植手術,團隊預計採用新技術後每年可增加3至4宗心臟移植個案。
瑪麗醫院上月完成亞洲首宗運用OCS的心臟移植手術,受贈者是約50歲女病人,她有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2016年診斷為雙心室衰竭,今年3月突然心室頻脈而昏厥,心臟超聲波顯示心臟嚴重衰竭,之後要依賴雙種類強心藥。至於死於中風的捐贈者年逾55歲,且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逾50%,屬「邊緣捐心者」,團隊將捐贈者的心臟擺放在OCS運送及監測超過4小時,認為心臟適合移植,最終團隊用了14個小時完成移植手術,其間心臟離開捐贈者身體時間為6小時45分鐘。受贈者術後第二日可拔除呼吸機和開始進食,預計本月中出院。
傳統方法只保存心臟4小時 OCS最長達10小時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何嘉麗說,傳統方法一般可保存心臟4小時,而OCS最長可保存心臟10小時。她說,使用OCS令更多心臟適合移植,預計每年可增3至4宗心臟移植。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說,OCS每部約250萬元,放置心臟的無菌箱不能重用,每個約50萬元,該院獲心臟病友互助組織「關心你的心」捐1部OCS及5個無菌箱,預計明年中完成5宗邊緣功能心臟移植手術後,再檢討成效,屆時或向醫管局申請恆常資助使用OCS。
專題系列文章
- 基孔肯雅熱多經白紋伊蚊叮咬傳播 症狀:發燒、皮疹或關節痛 應立即求診
- 【DSE放榜】投身醫護實務工作 由物理治療助理起步培訓
- 肺炎球菌可引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接種疫苗知多啲
-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病毒6至10月較活躍 醫學會籲接種疫苗
- 中暑症狀有迹可尋 初期熱衰竭大量出汗、頭痛、惡心處理須及時 免體溫續升
- 中西藥合用改善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等慢性炎症反應 港大:具協同療效
- 【腦癇症】機械臂微創手術確認癲癇病源 免開顱更精準 手術時間減半
- 【罕見病】子7歲確診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 活動能力漸失不自怨 母:他是我老師
- 【Monday Blues】研究:在職與否焦慮星期一引發皮質醇高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風險
- 【躁鬱症】研究:鋰劑可安全應用於躁鬱症治療 副作用發病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