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某天早上,張小姐(42歲)第一次來到診所做婦科檢查。她過去從沒有不適或任何徵狀,只是想做一個徹底檢查,所以要求照一照超聲波。一照,發現子宮裏生了幾個約1至2厘米的子宮肌瘤。
相信大家對子宮肌瘤/子宮纖維瘤並不陌生。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uterine myoma/leiomyoma)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約每4個女士中,就有1個會有,大多數發生在30至50歲期間。子宮肌瘤是由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發生原因並不是十分清楚,相信與某些平滑肌細胞對雌激素特別敏感而導致。因此在受到雌激素刺激後會特別加速成長,演變成肌瘤。由此推論,當女性到了更年期後,肌瘤很多時都會因雌激素逐漸衰退而慢慢縮小。
長在不同位置 出現徵狀有別
大部分子宮肌瘤並沒有徵狀,也毋須治療,通常在接受定期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但根據肌瘤大小及數目,以及生長在子宮上不同位置,可能出現不同徵狀,常見徵狀包括:
1. 經血過多、有血塊、貧血
2. 經痛、性交疼痛
3. 壓迫性徵狀:肌瘤太大可能會壓迫膀胱或直腸,導致尿頻/解尿困難、頻頻有便意/便秘、腹部隆起或下墜感
4. 下腹急性痛楚:如肌瘤發炎,或因血液供應不足而損壞,或扭轉引致劇痛
5. 不育:視乎子宮肌瘤的位置、大小、形狀和內部情况,影響小部分女性難以受孕。但子宮肌瘤引起不育機率不高於3%,所以不育女性要徹底檢查不育原因,才可把不育問題歸咎於肌瘤。
引致癌症罕見
若肌瘤沒引起病徵或不適,毋須治療。定期覆診接受超聲波掃描監察,等收經後,肌瘤可自動縮小。但如肌瘤導致經血過多或貧血,一般可以用止血藥、黃體素或避孕藥來調整。如有貧血,就須補充鐵質。除非藥物控制不理想,或肌瘤太大引起壓迫性徵狀,大部分肌瘤是沒必要手術切除。手術可分單純切除肌瘤或全子宮切除,視乎患者有沒有生育計劃。只有全子宮切除才可完全根治子宮肌瘤,不會復發。一般而言,絕大部分子宮肌瘤是良性。由子宮肌瘤引致癌症是十分罕見,機率為0.5%。
文:李天惠(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婦女健康)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嬰兒血管瘤1個典型症狀:皮膚紅點增大成軟瘤 複雜個案或影響發育 早產嬰風險較高
- 【精神健康】囤積症有五大元素 多10多歲發病 隨年長惡化 非長者獨有
- 【牙周病】細菌毒素可入血管 增心臟病風險 注意口腔衛生避攝過多糖分酸性食物
- 快測產品五花八門 檢測唾液、鼻液、尿液、糞便可自行「診症」?臨牀診斷不能取代
- 睡眠四大任務 失眠後補眠沒用?「鬼壓牀」深層睡眠所致?解救失眠7個Tips
- 關於抑鬱症的9個問題?新一代抗抑鬱藥副作用?
- 港常見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 養和山村義工隊籌50萬助風濕病患身心康復
- 雪卵 — 延長生育期限的選擇?
- 白蝕成因和不同治療方法 缺少色素易曬傷增皮膚癌風險
- 照腸鏡前戒口低纖飲食服瀉藥 照後忌即吃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