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徹中西:臨牀把脈 揪出奇難雜症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現代中醫在研究及臨牀多加以標準化,我還是喜歡在臨牀治病中把握病機。

一名50多歲男士因糖尿病及腎功能差來診,病人素來怕冷,糖尿方面就是打了胰島素針,血糖仍然偏高。醫治了一段時間後,開始不再怕冷,腎功能也有進步。

中醫,把脈,腎病,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把脈之妙——診斷有很多形式,單靠把脈也能把出妙趣而可靠的診斷。(chinaview@iStockphoto)

這次來診說最近常有腳抽筋。有些病人當年歲高時腰脊可能開始彎曲,因而引起足部病患。我請身旁的物理治療科學生,檢查病人足部和背部,但找不出原因。然後,我觸摸病人膝蓋感到冰冷,膝蓋上下卻是溫暖,而病人整體也不怕冷。學生對膝蓋的溫差覺得奇怪。我指出,病人除了腳抽筋外,也表示胃口變差了,於是解釋「膝冷」,除會因腰脊問題和中醫所謂腎虛引起之外,也可以因為胃寒而致。學生用手觸摸病人肚皮四周,感覺到病人胃部位置特別寒冷,肚皮其他部位就沒有問題,實證了這種看法。我在中藥方中特別加入乾薑、肉桂和枳實等,10日後病人再來診時,抽筋、胃口差和膝冷的問題都改善了。

右手平脈 左手微弦 有病定無病?

同日,也有一名男士來診。他已經持續來診數年,現在約3星期覆診一次,主要是調理身體不足,所以處理比較簡單。這次來診剛好有同學旁聽,就叫她嘗試幫病人把脈,她把脈後說了某一個脈象,我搖搖頭,說這是一個平脈(平脈者,平人不病之脈也;意思就是平常的脈,也就是健康正常人的脈)。同學表示平脈很少見,我素來都覺得這位同學聰慧,更欣賞她知道平脈不常見,的確平脈本是常脈,奈何來者多是病人。病人右脈是平脈,左脈微弦,相信主要是他這段時間跟貼醫療方案,睡得好、睡得夠、戒口戒得足等等。當然他仍要工作,所以左脈微弦表示工作緊張,但是身體整體上變好了,所以出現平脈。

為了使那同學對脈診更了解,我亦借機解釋,除了把脈時脈象的重要性,為了診斷臟腑寒熱虛實的脈象來取脈形外,還有其他脈法。跟着我就用心再幫病人把脈,然後說出病人頸部有毛病(病人平時來診沒有這問題,這次來也沒有說有這病徵)。之後我按摸病人後頸時,他會喊聲作痛,按其他地方就沒有任何痛感,也印證了那脈法的可靠性。

總之,診斷有很多的形式,單單把脈也能把出可靠的診斷,使得中醫有很多妙趣之處作為醫療新知識。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