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民派發的可重用口罩,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負責研發,於本港及東南亞製造。中心行政總裁葛儀文昨日說,口罩的兩個銅質層可抑制細菌及病毒。有學者解釋,氧化銅和氧氣接觸後產生的活性氧分子,可破壞細菌和病毒的蛋白質或核糖核酸,令其失去活性。
換濾芯可再用 按疫情再供應
特首林鄭月娥公布口罩名稱為「銅芯抗疫口罩+™」;英文名稱為「CuMask+™」。她說市民可稱其為「C u mask」,因為「Cu」是銅的化學符號,「亦可以將它演繹為『我很想見你』的口罩,因為是『see you』 mask」。
葛儀文在記招上解釋,HKRITA於2017年開發技術,在口罩中加入「弱磁場」,但只能清洗20次。而現時供予市民的口罩,以表面兩層含銅質層抑制細菌及病毒,中層作過濾,清洗後可重用60次,更換濾芯後可再用,創科局表示會因應疫情發展,計劃再向市民供應濾芯。葛儀文說,口罩在港研發,於東南亞及本地製造;創科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稱沒有工序或部件於內地進行或生產。
學者:可令病毒失活性
對於以銅抑制細菌及病毒,科大化學系理學教育助理教授陳鈞傑解釋,氧化銅是銅和氧氣化學作用產生的化合物,氧化銅表面和氧氣接觸後可產生微量活性氧分子,可破壞細菌和病毒蛋白質或核糖核酸,令其失去活性。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