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林:最理想發病48小時內服藥
林緯遜稱肺炎是18至49歲成人感染流感最常見嚴重併發症,病毒會削弱呼吸系統,令細菌有機可乘引致炎症。他稱最理想是發病48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愈早愈好,高危群組倘現病徵應盡快求醫;若發燒逾兩天不退,或出現呼吸困難、胸口痛、濃痰,便有可能出現肺炎。衛生防護中心昨稱多個北半球地區流感活躍,提醒市民外遊前留意目的地流感情况,盡早接種疫苗。
日甲流高峰過 專家料乙流掀下波
日本正爆發甲型H1N1流感,於上月6至12日平均每間定點監測醫療機構呈報35.02宗流感樣疾病個案,連續4周超過30宗警報水平,最新於上月20至26日回落至11.06宗。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日本感染症學會流感委員會委員長石田直稱,當地流感患者從歷史最高水平急速下降,但H1N1流感或會被乙流取代,未來乙流個案可能增加。 本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稱,內地、日本、韓國和歐美等多個北半球地區流感活躍度持續上升或維持高水平,提醒市民外遊前留意當地情况,做好個人保護包括盡早打針;若現呼吸道感染病徵,即使徵狀輕微亦應盡早求診。
梁子超籲高危群組外遊前兩周打針
除日本外,本港、台灣、歐美等地區正爆發H1N1,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向本報說,甲流爆發一般較乙流嚴重,一老一幼、長期病患者受感染可現重症,而今次H1N1病毒抗原漂移較少,本季採用的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均匹配、效用好,建議高危群組盡快打針,出遊前提早最少兩周接種,並考慮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
倡事前評估身體 了解求診途徑
梁子超說,外遊期間生病可因不熟悉當地醫療系統而延誤就醫,建議長期病患者旅行前評估身體狀况,倘病情控制欠佳或有其他毛病,應再三考慮是否出行。他建議先了解當地求診途徑、買旅遊保險,免到人多地方,若前往應戴口罩、做好手部衛生。
相關閲讀:發高燒是流感定傷風感冒?流感高峰將至憂疫苗副作用?醫生拆解上呼吸道疾病和疫苗問題
五旬婦大阪染甲流甲鏈 留醫ICU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會長林緯遜稱,近期流感求診者數目上升,部分曾外遊,包括一名健康良好的50多歲女子由大阪返港,感染甲流和甲型鏈球菌併發肺炎,返港前一兩天發病,回港後惡化須留醫深切治療部(ICU)並用高濃度氧氣。他稱市民遊日生病時習慣買成藥,但只能紓緩病情,籲高風險群組盡快求醫。
相關閲讀:百日咳 VS 咳嗽 逾兩周愈咳愈嚴重 延遲醫治可併發肺炎腦癇 及時服用抗生素減併發症風險
劉宇隆:日本流感傳播強度遠超本港 外遊感染或令本港流感高峰更高更急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日(4日)於港台《千禧年代》表示,日本、韓國及內地北方地區較本港緯度更高、進入流感季節更早,近日有關地區的流感爆發或達最高峰,日本流感傳播強度遠超本港,港人外遊感染流感並不出奇,他們返港後或會令本港流感高峰來得更高、更急。
劉宇隆表示,現時重症數目雖較上一個同期更多,但住院數目暫僅由輕度去到中度,醫療系統已安然度過新年時間,認為兩三禮拜內,待外遊港人返港感染完畢,流感情況會逐漸平復。另外,他稱今年開展校園外展活動促進學生接種疫苗,校園爆發比例較去年更低,令人鼓舞。 對於準備外遊以及現時正外遊中的市民,劉宇隆建議,市民外遊前應接種疫苗,外遊期使用「夾手指」血氧儀檢查肺含氧量,並預備流感快測及抗病毒藥,在出現病徵首兩日服用效果最好。劉續指,一般流感5至6天可復原,如果期間沒有明顯恢復,則要留意是否再有其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