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防甲狀腺癌復發 碘-131治療是什麼?治療前後要注意什麼?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中常見惡性腫瘤,深入了解甲狀腺癌及其術後治療,有助患者更有效管理自己的健康。高分化甲狀腺癌主要分為兩類:乳頭狀腺瘤和濾泡狀腫瘤。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甲狀腺癌發病率約佔所有癌症3%,10年存活率達94%。高存活率源於早期發現、及早診斷和治療。常見甲狀腺癌檢查方式包括超聲波、電腦掃描(CT)和磁力共振掃描(MRI)、生物標誌物檢測等。

防甲狀腺癌復發 碘-131治療是什麼?治療前後要注意什麼?
接受碘-131治療後,應禁服海產2至4星期。(fcafotodigital@iStockphoto)

碘-131治療 防甲狀腺癌復發

手術結合碘-131放射性輔助治療和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是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綜合治療手段。碘-131治療是甲狀腺癌術後常用的放射性輔助治療。與體外放射電療不同,患者口服放射性碘-131溶液。甲狀腺具有吸收碘的特質,同位素中的放射性能有效消滅手術後殘餘的「正常甲狀腺組織」或「惡性腫瘤」,達到治療及減低術後復發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碘-131含有輻射能量,但由於甲狀腺組織具有高度攝取碘的能力,其他身體部位接觸輻射劑量較小,因此碘-131主要對甲狀腺及甲狀腺癌組織產生作用。


相關閲讀:【甲狀腺腫瘤】與大頸泡有關?出現甲亢徵狀怎辦?了解甲狀腺腫瘤的診斷及手術治療


治療前停甲狀腺激素藥物2至4周 低碘飲食

在碘-131治療前,患者需停用甲狀腺激素藥物2至4周,採低碘飲食,以確保身體能有效吸收放射性碘。治療當天,患者需在口服碘-131前後禁食2小時,以保證碘-131完全吸收。治療完成後,患者需住院觀察1至5天,待全身碘掃描檢查無明顯異常即可出院。


相關閲讀:碘質攝取不足可致甲狀腺腫大及功能不足 衛生署調查:港人滿35歲輕度缺碘


治療後4個注意 禁食海產2至4周

碘-131治療後,患者需嚴格遵守以下護理建議,以促進康復:

  • 飲食調整:禁服含碘藥物和海產品2至4星期,減少甲狀腺細胞對碘的過度吸收。多飲水、多排尿,減輕腹腔和盆腔的輻射影響
  • 副作用管理:常見副作用包括口乾、喉嚨疼痛等,可以通過多飲水來緩解不適
  • 回家後短期內身體仍會存有微量輻射,避免長時間待在其他人身邊,以免他人受到不必要輻射,尤其是嬰兒、小孩及孕婦
  • 長期監測:定期隨訪檢查,以及時了解是否有新的癌細胞復發或擴散

甲狀腺癌早期篩查有助於及時控制病情,而碘-131治療則是預防復發的關鍵措施。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積極與醫生配合,制訂個人化治療方案,以更有效地控制病情,並降低治療過程中的不適與風險。

文:戴燕萍(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瘤言情深)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