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中常見惡性腫瘤,深入了解甲狀腺癌及其術後治療,有助患者更有效管理自己的健康。高分化甲狀腺癌主要分為兩類:乳頭狀腺瘤和濾泡狀腫瘤。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甲狀腺癌發病率約佔所有癌症3%,10年存活率達94%。高存活率源於早期發現、及早診斷和治療。常見甲狀腺癌檢查方式包括超聲波、電腦掃描(CT)和磁力共振掃描(MRI)、生物標誌物檢測等。

碘-131治療 防甲狀腺癌復發
手術結合碘-131放射性輔助治療和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是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綜合治療手段。碘-131治療是甲狀腺癌術後常用的放射性輔助治療。與體外放射電療不同,患者口服放射性碘-131溶液。甲狀腺具有吸收碘的特質,同位素碘中的放射性能有效消滅手術後殘餘的「正常甲狀腺組織」或「惡性腫瘤」,達到治療及減低術後復發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碘-131含有輻射能量,但由於甲狀腺組織具有高度攝取碘的能力,其他身體部位接觸輻射劑量較小,因此碘-131主要對甲狀腺及甲狀腺癌組織產生作用。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