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少身邊朋友都會談及退休話題,甚至不乏已坐言起行加入「提早退休」或「微退休」行列。然而,剛屆75歲的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療總監兼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醫生卻說:「從沒有退休計劃 !」眞的可以永不言休嗎?原來陳醫生早已精心打造三大養生法,深信每天儲備多些健康資本,自然「老得健康、老得開心、老得安心、老有選擇!」的目標可達。
文:謝美芳
3養生法 首要學習不停步 鍛煉腦筋
醫生說養生,總離不開叮矚年年體檢、多做運動、吃得健康等。不過,陳醫生第一時間提到的竟是不停學習。「我除了繼續學習普通話外,最近開始由零起步學習日文,並不是因旅行或工作需要學習,只想透過明白—種語言,鍛煉一下腦筋。」
享受與後生朋友相處 變得更年輕
第二是結交「後生」朋友。陳醫生透露,早於58歲時修讀了EMBA課程,60歲畢業的他,身邊增添了—班30、40歲的「年輕」同學,他更會主動邀約30多歲的兒子一同參加啤酒節等活動,齊齊飲下傾下。「他們的思維、想法跟我都不同,相處過程令自己都變得年輕!」
每天運動、上磅、增肌 留意身心變化
第三是要「留意自己」,不要以爲人到銀髮「老了、肥了、慢了」是定律,眼前的陳醫生除了應付繁忙的醫院管理工作外,還要進行手術,精力—點都不能少。本身是糖尿病人的他更透露,每天都會「上磅」留意自己的體重變化,加上他深明「糖友」必須要注意飲食和「控糖」,因此每天只吃早晚兩餐,至今其BMI長期維持在標準水平,爲健康加分。
學會放下 一覺好眠 永不言休
「我近年會做重量訓練的運動,並會用體脂磅監察指標,努力一年之後竟然長了—公斤的肌肉,眞是開心!」每天忙碌過後,陳醫生強調,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慶幸的是他學懂暫目放下煩心事,每天躺平便「一覺睡至天亮」!
養生,並非遙不可及的事,關鍵是如何每天堅持爲自己的身心經營多—點。陳醫生笑言,在養和他僅是「年輕—輩」,事關年過90丶仍樂於「睇症」的醫生起碼有3人!退休?仍言之尙早。
40歲起長線投資健康 回報更理想
無論是金齡或銀髮一族,陳醫生提醒,都要及早儲蓄健康資本。「70、80歲覺得腳無力,有可能早於40歲已開始流失肌肉,如果能夠及早改善健康,強肌肉便可以減少跌倒和骨折風險;又如好好管理三高,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能夠認眞做這項長線投資,回報會更理想。」 陳醫生強調,今年養和推出「樂活養和」計劃,正是要鼓勵40歲以上人士要認眞管理自己的健康,配合養和「跨專科」的醫療團隊,包括基層醫療服務、老人科和不同的地區醫療網絡,讓每個人身邊儼如有一位家庭醫生,守護自己和家人健康,樂齡無後顧之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