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轉季,頭皮易發紅發癢,很多人以為是濕疹發作,其實亦有機會患上了頭皮癬。踏入春季,潮濕悶熱天氣最適合真菌滋長,假如不小心將真菌帶到頭部,就可能形成頭皮癬,患者不只頭癢、脫屑、起膿疱,甚至可致永久性疤痕型脫髮,嚴重損害外觀。坊間經常將濕疹和頭皮癬互相混淆,但事實上兩者的發病成因、病徵和治療方法各有不同。這次就請來德善健髮的註冊中醫何健榮教大家分辨濕疹和頭皮癬,並提供一些日常護理貼士,讓大家保持頭皮健康。
頭皮癬不容小覷 嚴重可致敗血病
「疥癬之疾」一詞泛指小問題,但是頭皮癬絕不簡單,不單令人痕癢難當,還有機會引致敗血病﹗德善健髮的註冊中醫師何健榮表示,頭皮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一般免疫系統較差的人,例如小朋友、長者、長期病患者、患有癌症等虛損性疾病、愛滋病及白血病等免疫系統疾病人士,都較容易患有頭皮癬。另外,身處潮濕環境、衛生意識不足、飼養寵物、經常進出醫院等人士,也屬高危一族。 從中醫角度來看,頭皮癬的形成以外因為主。何醫師指出,稟賦不足的人士較易因氣候潮濕、環境轉變,受風邪蟲毒入侵體內,出現夾熱、夾濕、夾寒的症狀,而風邪蟲毒蘊結在頭部毛髮皮膚,就會促成頭皮癬。一般免疫力較強的人士,經治療後很快痊癒;但免疫力較低的人士若感染頭皮癬又疏於處理,待時間一長,黴菌會深入毛囊而導致頭髮斷裂、脫髮,若抓傷頭皮,不僅可能留下永久疤痕,還有機會造成血管感染,最嚴重可致敗血病,危及生命。
頭皮癬及濕疹發病成因大不同
很多人將頭皮濕疹及頭皮癬混淆,但兩者發病機制絕不類同。何醫師解釋,濕疹主要是體內濕熱蘊結而成。天氣轉變或進食「發物」,例如竹筍或甲殼類海鮮等,就會誘發身體濕熱之毒向外排出,令皮膚泛紅、痕癢,出現丘疹。此外,濕疹、鼻敏感和哮喘被稱「過敏三聯症」,若患者同時有鼻敏感或哮喘問題,且多在進食海鮮後出現皮膚泛紅等症狀,幾可斷定為濕疹。
頭皮濕疹 | 頭皮癬 |
• 多於季節交替、潮濕或乾燥的天氣下發病 | • 多於潮濕的天氣下發病 |
• 不會傳染 | • 會傳染 |
• 多發病於頭皮、頸部、手足、四肢彎曲處等 | • 多發病於多汗而不通風的位置,如頭皮、腋下、手臂內側或背部等 |
• 分佈面積較大,並在身體左右對稱分佈 | • 分佈面積較小,以圓型方式逐漸擴大,可在頭部有數個發病位置 |
• 擴展迅速,影響範圍可能自然縮小 | • 擴展緩慢,影響範圍不會自然縮小 |
• 徵狀:頭皮乾燥痕癢、泛紅、頭屑黏膩、出現丘疹,且隱隱作痛 | • 徵狀:頭痕、出現黃色痂皮、斷髮、髮尾出現白色的菌絲 |
中醫藥內外夾擊 有效根治頭皮癬
頭皮癬常見種類有大小孢子菌、黃癬菌、斷髮癬菌、紫色毛癬菌等,各有不同特徵,例如斷髮癬菌最明顯是頭髮折斷,黃癬菌則會令頭皮「流黃水」。假如疏忽處理,頭皮癬可漫延至整個頭部。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