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初癒或久病未癒,有不少人都會去看中醫,前者為調理身體,固本培元;後者則視中醫為另一種療法。香港中文大學「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下稱實驗室)以科學方法研究中藥古方,發展常規治療以外的藥性補充品,輔助西醫,目前已完成32項創新藥方,橫跨內外婦兒、心臟、老人科等,以做到真正中西合璧。
西藥有盲點 臨牀科研助中西合璧
「有些病症病理好闊,不止單方面影響身體,西醫可成功治療主要症狀,但可能有三成忽略了。」實驗室主任、中醫中藥研究所臨牀研究中心總監梁秉中說,西醫在一般的治療方面發展得十分發達,但有一定限制,敏感病症、癌症、老年退化等,不但阻止不到,亦沒有簡單的西藥能發揮絕對效用。
雖然傳統中醫藥可做到調理功效,但傳統中醫少做臨牀研究,靠經驗及個案,難進入西方醫療體制。團隊因此從中西醫兩方面取長補短:以科學方法找出傳統中藥古方中藥成分,並簡化做「一般性的治療藥性補充品」,以輔助西醫治療。目前,其團隊已完成32項創新藥方,包括可保骨質的奶粉、紓緩女士更年期體虛的冲劑、紓緩兒童濕疹的膠囊等,橫跨多個專科。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